为什么要延迟满足感【延迟满足好还是不好】

为什么金庸老师的作品,这么火?因为他作品里面的故事击中了人类天性最原始,最本能的部分——即时满足。

主人公原本很普通,然后有个奇遇,练就绝世武功,走上人生巅峰。

为什么要学会延迟满足

这种不付出巨大努力,就可以获得超强能力的快感,让人心旷神怡。

现实并非如此,好运的人很少。更多的是我们这种普通人。

像我们这样的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保持耐心,延迟满足。

大多数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他们追求的是什么?21天练就腹肌,三天演讲速成……(这些都是我之前踩过的坑,流过的泪。

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的——复利。向我们展示了延迟满足价值。

前期增长非常缓慢,到了一定的拐点之后,将会飞速增长。但前提条件是正确的做正确的事。

这就意味着选择要比努力重要的多,选择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事情,然后不断的去学习。三五年就可以做出成绩,笨一点的也不超过十年。

这告诉我们,为什么要终身学习,因为当我们知道的规定越多,就能定位自己所处的阶段和位置,预估未来的结果。站在未来看现在。这样能让我们保持延迟满足的动力。

为什么要学会延迟满足

为什么要学会延迟满足?

所谓延迟满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攒几个月的薪水去买一件东西就其本身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事。在攒钱的同时你会面对数不清的诱惑,攒钱的时间越长,你面对的诱惑就越多。持续存钱而不是屈服于压力去花钱,需要你学会制定目标以及管理优先级。一旦你完成了最终的购买,你将会非常感激你为此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获得长期渴望的东西同时也增强了你目标制定和优先级管理的能力。学会延迟满足将使你发现努力的真谛,不仅仅是对日常工作的感激,同时也会为自己的等待及合理排序的能力感到骄傲。

斯坦福一个棉花糖实验”。实验主要针对一群6岁左右的孩子,研究人员会在现场跟踪观察孩子们的行为。这个测试本身非常简单,孩子们被单独留在一个放有棉花糖的房间里15分钟。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在屋子里不立刻吃掉棉花糖,就可以在之后拿到两个棉花糖。孩子们不得不在“即时满足”与“等待后获得潜在奖励”之间做一个选择。研究者发现,那些选择等待的孩子在长大后比那些不愿意等待的同伴有更高的自我激励能力。同时他们会更少产生行为问题,更加独立,拥有更好的成绩。这个实验跟踪一直持续到他们成年后,那些愿意等待的孩子还会有更好的工作。

曾国藩他年轻时,不仅好色,而且玩得还挺花,曾国藩日记里,留下了很多这样的记载:比如他听说朋友最近纳了个妾,长得那叫一个水灵。于是,乐颠颠地跑人家里去,开始还装模作样谈学问,聊着聊着就往下流里走,非要让人家把小妾叫出来见见。等美人出来,他又语出不敬,挑逗人家,行为轻佻,非常不堪,以致自己都骂自己禽兽。还有一次,他生病了,有个朋友来看他,而且还带着“伶人”“香吏”来犒劳他,也就是带了女明星和三陪女来助助兴,结果搞得曾国藩魂不守舍,一天都没吃下饭去,也许是因为“秀色可餐”吧?三十岁时,曾国藩决定戒色,他决心当一个“圣人”,曾国藩是个自制力超强的人,但即使如此,你也能从他的日记里看出来,昨天刚骂自己不是人,今天又忍不住对人家的漂亮媳妇多瞅几眼。有时候,还会“房闼不敬”,大白天不好好看书,而是和自己媳妇在玩花样。曾国藩把自己的记下来的龌龊事,拿给朋友家人看。就这大决心,野路子,改不了都难。每犯色了就写出来告诉大家,来瞧一瞧看一看呀我曾国藩是个禽兽不如的色胚子。我定要痛改前非!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没错。如果你不能养成延迟满足的思想,那你只是一个短期利自者,最终走向悲惨的命运。

原创文章,作者:李小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ssaaa.cn/article/407.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