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耶鲁大学学生比尔斯(C.W.Beers)因为从小目睹有癫痫症的哥哥发病时痛苦的样子,非常害怕,担心自己有一天也会如此,终日生活在恐惧焦虑之中。终有一天,他因为长期的精神负担而崩溃,自杀未遂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在住院期间,比尔斯亲眼目睹并亲身感受到了精神失常者所遭受到的种种不公平待遇。三年之后,他病愈出院,毅然投身于心理卫生事业,希望改变社会对精神病人的冷漠与歧视。1908年3月,比尔斯出版了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就的《一颗找回自我的心》(A Mind That Found Itself)一书,也被译为《自觉知心》,由当时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作序,并被给予了高度评价。自此,一场以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防御和治疗心理疾病,维护和增进人类幸福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运动正式兴起,并迅速传遍美国直至世界各地。
一、科学的健康观念
追求生活质量的现代人越来越关心和注重自身的健康,但是,什么是健康却不是人人都能说清楚的。有不少人认为健康就是指身体无疾病,只要加强锻炼、合理膳食就能拥有健康。而实际上,健康是指心身健全和体能充沛的一种状态,并不仅仅是没有病痛。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而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一种完好的状态。并且提出了衡量健康的十条标准: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能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牙齿无空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和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自如。由此可见,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衡量一个人生活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分析,不仅要看他有没有身体上的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还要看他有没有主观不适感,有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心理状态的好坏会影响到生理疾病的发生概率,这已经被许多科学研究所证明。心理因素和许多威胁现代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如与心脏病、脑出血、高血压、偏头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癌症、糖尿病、哮喘等发病有密切关系。相反,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方式与行为特征与低死亡率有关。据美国的统计资料,每4个人中有1个人在其一生中会因心理方面的原因而引起躯体疾病;每12个人中就有1个人会因心理困扰而住院;每22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其一生中会得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并因此而影响工作与正常生活。美国的医院病房中几乎有一半被心理疾病患者所占住。事实证明了古罗马西赛罗的论断:心理疾病比起生理疾病为数更多,危害更烈。1978年9月,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文中提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而健康的目标是追求一种更积极的状态,更高层次的适应与发展,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如果说身体健康是医学研究的对象,那么心理健康则是心理学研究的领域。
世界卫生组织(1984)将健康定义为“一种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伤残”。虽然这个定义没有限定“良好状态”的具体内涵,但却显示出健康包含了身体、心理和社会生活这三个方面。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人们仅仅关注如何维持自身生存,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的目光从“没有疾病”,上升到“良好状态”,心理和社会生活方面的良好状况更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因此心理健康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能正确地反应外部世界,有无明显差异。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一个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内容是否完整协调。
(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是否相对稳定,行为是否表现出一贯性。
心理健康可以被理解为一个连续体:一极是严重的心理疾病,另一极是心理各方面功能的良好发挥。处于中间状态的人,一方面虽没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但另一方面其心理功能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那也是一种亚健康状态。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1.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满意、适应能力强、善于与他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承受挫折、调节情绪的能力。
2.轻度失调心理: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满意心境,和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独立应对生活工作有些吃力。若能主动调节或请专业人士帮助,可以恢复常态。
3.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明显的适应失调,长期处于焦虑、痛苦等消极情绪中难以自拔,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时矫治,发展下去会成为精神病患者。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是否健康,并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具有精确的,易于度量的指标。心理学家们一般是从个体适应环境的角度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自我意识水平、情绪调控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有着多种多样的看法。从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健康的种种看法中,我们可以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的综合。正常的智力是人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前提。如果智力有缺陷,则社会化的过程难以进展心理发展必然受到阻碍,难以独立生存。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欲,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获取成功。
(二)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对自我有适当的了解和恰当的评价,并且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的现状,知己所长所短,愿意扬长避短开发潜能,不苛求自己,自信乐观,而不是过于自卑或过分自负。
(三)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能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友善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有稳定的人际关系,拥有可信赖的朋友,社会支持系统强而有力。
(四)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恐等消极体验,但能适当发泄、主动调节和控制情绪,不为情绪所控,不因为情绪影响正常的生活。我们常说的情商(EQ)便体现了这一能力。
(五)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是环境的良好适应者,他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始终使自己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生活有理想但不脱离现实,能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需要与欲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统一。
四、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要能够做到:
(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
(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
人们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学习、成长、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衰。家庭、学校、社会等应通过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增进心理健康,减少心理疾患。具体做法包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增设心理健康专业机构;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
原创文章,作者:74612342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ssaaa.cn/article/27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