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常山赵子龙,现在都会被戏称石家庄赵子龙。石家庄被誉为“改名最失败的城市”之一。来看一下历史上石家庄地区的名称变化,是否是改名最失败的城市
春秋时期,白狄在正定为中心建立了鲜虞国。在藁城区建立肥国,在晋州建立鼓国。三个国家建立城邦联盟,最后鲜虞等国被晋国所灭。
战国时期鲜虞人在中人重新建国,都城后迁移到石家庄灵寿 。
秦朝统一天下后。石家庄西部为恒山郡,治东垣,东部为巨鹿郡。
西汉时期,石家庄地区有常山郡(治元氏),真定国(治真定),中山国(治卢奴),巨鹿郡(治巨鹿)。
东汉时期,真定国建武十三年(37年)并入常山郡。治仍为元氏。
三国时期,常山郡南部划归赵国,常山郡治由元氏迁到真定。
西晋时期,各郡国边界仍按照三国时期
北魏时期,石家庄地区划归定州管辖,州治为卢奴。石家庄西部仍为常山郡,治真定。
隋朝统一全国后,改常山郡为恒山郡,治为真定。石家庄地区分为赵郡(治平棘)、博陵郡(治鲜虞)。信都郡(治长乐)、恒山郡(治真定)。
唐朝时期,石家庄地区分为赵州(治平棘)、定州(治安喜)。深州(治陆泽)、恒州(治真定)。
唐朝后期实行节度使制度。镇州、赵州、深州、冀州组成河朔三镇之一的成德节度使。治镇州。
五代后梁朱温成德后,封成德节度使王镕为赵王,建立赵国,以镇州为都城。
辽太宗耶律德光灭后晋时,设镇州为北都。耶律德光死后,耶律阮在镇州称帝。
北宋时期,改镇州为真定府,治真定。其他地区没啥变化。
金朝时期,延续北宋行政划分,政治中心依然是真定,但从真定府的分出威州,治井陉。
元朝时期,真定府,赵州,深州,冀州组成真定路,治真定。
明朝时期,改真定路为真定路府,治依然是真定。
清朝时期,改真定为正定。从正定府分出深州,冀州,赵州,定州。正定府依然在正定。清朝末期,要修正太铁路。为了避免在滹沱河上架桥,把正太铁路和卢汉铁路的交汇点设在一个在石家庄的村。由此石家庄正是崛起。
民国初年,石家庄大部分地区划归保定道,南部赵州县划归大名道。
新国成立后,设石家庄专区,地区的行政中心到石家庄。
石家庄地区因为北部有北岳恒山,故成为恒山。因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改恒山为常山。北周时期,将常山改回恒山。唐朝时期,为了避唐穆宗李恒的讳,改恒州为镇州。北宋时期,改镇州为真定府。清朝时期,为了避清世宗胤禛的讳,改真定为正定。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行政中心的转移,地区名称从正定改为石家庄。这样可以看出常山没有改名为石家庄。只是因为行政中心的转移,石家庄完全是正定的延续。
原创文章,作者:74612342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ssaaa.cn/article/25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