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有教育专家说,“教孩子礼仪,就等于教孩子优雅地过一生。"见人微笑、主动问候,是孩子应知的最基本的礼貌,但孩子有时却不能这样做,常让家长着急。我认为日常交往是培养孩子礼仪的绝好机会,生活中的你来我往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人来访或到别人家做客时,家长可利用这种机会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而文明礼貌的习惯,必须从小培养。

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

文明礼貌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文化涵养和文化素质,是一个人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的和谐统一。

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

幼儿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认知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父母、老师的影响。二是同伴互动。三是法律和道德规定。

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

01、 让孩子知道什么叫礼貌

看到孩子有不礼貌行为时,大部分家长的反应是:训斥、批评,而没想过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一-一孩子根本就不知道礼貌是什么,什么行为是有礼貌的什么行为又是没礼貌的。

父母有意识地在不同场合、根据不同对象教给他具体的做法。如对长辈说话时要使用"您”,早上主动向认识的人问好;分别时要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用"请";得到帮助后要说”谢谢";对长者不能称呼姓名或叫老头,而要称呼”老爷爷"、"老奶奶"、"叔叔"、"阿姨"等;家里来了客人要有礼貌地回答客人的问话;到别人家里不随意动东西……

02、反复练习形成良好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说出来的,而必须通过不断地练习オ能形成。比如,每天都要搭乘电梯好几次上下楼,可以教孩子一走进电梯先向开电梯的叔叔、阿姨或爷爷奶奶问好。别人帮着按了楼层,要说谢谢。离开电梯时,要向电梯里的人说再见。每天练习,他自己就会主动地问候了。

03、将文明礼貌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引导幼儿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

并要求做到“三会”,即会使用尊称,对长辈不直呼其名;会使用谦让语,如“对不起”、“没关系”、“麻烦你”等;会在一定场合使用问候语,如“早上好”、“晚安”、“再见”等。

04、及时制止孩子不礼貌行为

让孩子明白,用不礼貌的方式表达要求,得不到好效果。比如孩子打你或叫你”大笨蛋“时,怎么办?这时候,家长最重要的是保持平静,然后坚决地告诉他这样做是错的。然后,还要告诉他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要求。

05、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已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注意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坐姿,不要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提高孩子仪表、仪态的修养,以干净、稳重、大方为标准;还要培养孩子遵守公共道德的行为,尊重他人,有助孩子形成良好品格。

孩子的不少行为大多是以家长的行为做模仿对像的,父母的好行为会直接传给孩子,身体力形的效果是很大的,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使用文明语言,在家庭环境中不讲脏话,粗话,通过自已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在好的氛围中形成好有礼貌的好习惯。

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

06、提高孩子仪表、仪态的修养

文明程度的表现就是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对仪表的要求不再华丽,以干净、稳重、大方为标准。

07、举止要庄重、文雅

注意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坐姿,不要让孩子养成东歪西斜的样子,也就是常人所说的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要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08、培养孩子遵守公共道德的行为

在公共场所要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不要自已为所欲为,按自已的意愿行事,从而影响他人。从小学会遵守公共道德,尊重他人的行为,对孩子良好的品格形成都起决定性的作用。

09、与人交往时要让孩子学会热情信任,平等交往

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反唇相讥,更不要表现出趾高气昂。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有礼貌、受欢迎的孩子。

10、多提供孩子和客人交往的机会

有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打扰来访的客人会把孩子打发到一边,让他们自己去玩。可这样做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交能力。孩子会想:妈妈为什么不让我跟客人在一起,是不是我总是做错事情?久而久之,家里一来客人,孩子就会自动躲到旁边去。所以,当有客人来访时,父母应该把孩子叫来,向孩子介绍客人,再向客人介绍你的孩子,可以让孩子帮客人拿拖鞋、拿杯子,和客人一起说说话或做做游戏,而不是把孩子打发到一边去。

原创文章,作者:74612342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ssaaa.cn/article/27843.html

(0)
7461234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