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是一种脑力劳动,既然是劳动,就会有辛苦。如果生活中没有父母对小事的启发,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孩子就不会主动思考。
家长都期望孩子学习认真,成绩优异,但部分家长却因为孩子学习态度懒散、不认真而忧心如焚。孩子学习效果不好,家长也变得焦虑。说起懒,这是大多数孩子的通病,也是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孩子学习懒惰,学习成绩一般的原因知道了,家长必须对懒进行研究,找到孩子懒惰的原因进行纠正。
一、孩子懒惰的原因
孩子懒惰的原因,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只要我们家长认真去了解孩子懒惰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一定会朝着我们认可的方向前进。
1、自我控制约束能力差
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孩子懒惰不想学习就想着玩,孩子年龄小不会约束自己,所以才有了家长教育督促,让孩子在正确的教育路上,很多孩子父母溺爱,隔辈的长辈更是溺爱,孩子自我放飞,家长缺少约束,孩子的是不会自己约束自己的,孩子的自控能力就会越来越差,家长的约束也没有了效果,孩子就会越来越懒惰,越是不想学习。
2、家长溺爱的原因
有的孩子懒于动手和动脑,则是受家长溺爱而形成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心痛孩子,什么事情都替孩子想的过全,什么事情都替孩子承包,不让孩子干家务,不让孩子参加劳动活动,不让孩子选择学习以外的任何事情,结果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但丧失了动手的能力,连动脑思考的能力也丧失了。
因此家长包办的越多,孩子的自理能力就会越来越差,慢慢变得越来越懒,什么事都不愿意亲自去想,更不愿意动手去做。
3、父母懒惰的行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而父母或其他家人懒惰的行为,也是形成孩子懒惰习性的又一原因。有的成人在家中经常使唤别人代他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有的成人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时,就叫苦连天或半途而废等等。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东西,当孩子亲眼看见家长的所作所为,就会加以模仿,这也就滋长了孩子懒惰的心理和习性。
二、如何纠正孩子的懒惰
解决孩子的懒惰问题,关键在家长能否沉下心,持久的对孩子进行关注和教育,并且变换不同的方法,激励孩子改变。
1、了解孩子内心的需要
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得不到好的效果,又常常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或恐惧,就会丧失学习的动力,无法在行为上认真、主动,因此家长应该想办法从内部动机上,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同时多加鼓励和肯定,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值得付出。
2、经常称赞并鼓励孩子
孩子做事情磨蹭发懒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叫,不断的催促,结果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慢。如果家长停止催促,让孩子自己去做,尤其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因为学生大多数听老师的,不敢不做作业。面对孩子完成的作业,家长要称赞或鼓励孩子。
例如告诉孩子,不用父母督促,你自己都会及时负责的完成作业,这不但能够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还能帮助孩子增强自尊心。来自父母的称赞和鼓励也能让孩子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这种微妙的感觉能够给予孩子在面对问题时一种暗示:我能行。这是自信最根本的来源。有了自信,孩子干什么事情,就不犹豫,当然也不会懒了。
3、节约的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布置一些家族内部的作业,比如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会布置什么读英语,孩子刚读完英语,家长又安排做数学题等等。
这让孩子感到,只要有孩子空闲时间,家长就会安排任务。所以,孩子感到作业永远写不完,于是就不想写,或者磨磨蹭蹭的写,结果磨蹭拖拉的习惯养成了,孩子变懒了,学习效率低下了,也不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4、心态摆正,刻苦学习
告诉孩子,心态上就要摆正,学习本来就是需要刻苦的。那些所谓的快乐学习,都是骗人的把戏。哪有很轻松,很快乐的学习,躺着睡觉就能搞好学习的事情?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让孩子自己明白,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上学念书,努力刻苦,朝前奔跑。
原创文章,作者:74612342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ssaaa.cn/article/3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