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文化和民间传说中,乌鸦具有多种寓意,有时代表智慧、神秘,有时又象征着厄运、死亡。
乌鸦是一种常见野禽,但是,长期以来却被视为一种不祥之鸟,被世人所厌恶,谚语有“乌鸦头上过,无灾必有祸”“老鸦叫,祸事到”等,为什么无辜的乌鸦竟然招惹如此的恶名呢?
“乌鸦头上过,无灾必有祸”“老鸦叫,祸事到”,这是民间最为流行的说法,也是广为流传的动物禁忌之一。大多数人以为乌鸦是凶鸟,均是此类观念的反映。
在民间,为了化解乌鸦带来的祸事,人们创造了许多克制之法。如遇到乌鸦当头聒噪,则蹬足痛骂,或者是吐唾沫一口,或者是默诵“乾元亨利贞”五字箴言七遍,等等。
乌鸦这东西确实不招人喜欢
那么,乌鸦是如何被当作不祥之鸟的?鸦鸣主凶的观念又是怎样形成的呢?相传春秋时,鲁国有个能听懂鸟语的人,名叫公冶长。这个人家境贫寒,有的时候连饭也吃不饱。有一天,有只乌鸦飞到他家叫道:“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只大绵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听到后,就向南山走去,想看看乌鸦说的是不是真的。 到了南山,果然发现了一只没人看管的大肥羊。公冶长见是一只无主之羊,就抓住它,杀掉吃了。没想到羊的主人追踪而至,找上门来,诬告公冶长偷了他家的羊。并且上诉到了鲁国的国君。 公冶长向鲁君述说始末,鲁君不相信公孙长能听懂鸟语的辩解,将公冶长治罪,逮捕人狱,公冶长因此蒙受不白之冤。人们为公冶长鸣不平,认为是那只乌鸦为公治长招来了灾祸。从此,乌鸦就被视为招灾引祸的不祥之鸟了。 也有人认为,乌鸦是不祥之鸟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原始居民在探索宇宙万物奥秘的过程中,企图借助想像中的力量改造恶劣的生存环境,于是诞生了解释自然,征服自然的神话。乌鸦是不祥之鸟的原始信息,其实就包孕在这种出于玄想的神话之中。 在我国神话系统中,曾经有过“十日并出”的酷热时代,当时“焦禾稼,杀草木”(山海经•海外西经》),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于是,“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楚辞•天问》)。“羿焉弹日,乌能解羽”(王逸注)。人们因此确立了日载于乌、日中有乌的认识,也产生了乌鸦为害人间的意识 ——“ 十日并出”的责任在于载负太阳运行的乌鸦不守轮流飞行的规则,一起跑了出来。“留其一日”的载负者,是给人类带来温暖与光明的“金乌”;而那些降落世界的乌鸦,则成了祸害人间的罪魁。
后羿射日
人类跨进文明时代后,这种认识依然随着上古神话的代代流传而保留下来,并沉淀为乌鸦是不祥之鸟的习俗。
《诗经•邶•北风》曰:“莫赤匪狐,莫黑匪乌。”可见在西周、春秋时期人们的心目中,乌鸦已被铸成丑恶的象征。
乌鸦兆凶观念的产生,还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说明。其一,乌鸦是杂食性鸟类,嗜食死动物。乌鸦与尸体的这种缘分,逐渐在人们的思维中倒因为果,形成鸦鸣兆凶,鸣兆人亡的观念;其二,乌鸦兆凶观念的现实依据便是它啄食粮食的“劣根性”。群鸦飞至,争抢啄食的后果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的减少。与人类争食,自然算不上好鸟了。
其实,乌鸦还是挺聪明的
就这样,乌鸦成了最不受欢迎的“不祥之鸟”。
原创文章,作者:李 小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ssaaa.cn/article/51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