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和进士的区别

我们不管是看古代书籍也好,看现代影视剧也罢,都会经常听到“高中举人”,“高中进士”等等的说法。在我们的印象里面,考上举人以上应该算是很厉害的了,比如说“范进中举”里面,范进中举之后,直接就高兴的晕了过去,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举人的重要性了。但往往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就很纠结一个问题了,举人都那么厉害了,那么比他更上一级的进士是不是又更厉害呢?都是考试,都能做官当老爷的,那么进士和举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其实,自打科举制度建立起来,举人和进士,区别那可大了去了,这里可不是跟玩游戏一样,比如一品官老爷或者麻雀飞青天这类游戏,靠喜欢就行的。

举人和进士的区别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那我们就得从两个职位的定义说起。先说举人。自隋朝建立科举制度开始,他们就开始建立比较完备的制度来运行这种考试。在隋 、 唐 、 宋这三个时期,举人是不用费心去参加考试的,所谓举人,就是被地方官员推荐出来,跑去京都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这个时候的举人,屁功名都没有,举人就相当于“门票”。举人到了明清两朝之后,就开始变得“值钱”了。因为在这两朝代里面,举人就是乡试通过者,录取者。这里你们可不要以为乡试是乡里面组织的考试。

举人和进士的区别

这里的乡试是省级考试的意思,是由天子钦命的主考官来主持的。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当然,有资格不代表就有官来做了,得排队,朝廷实在太缺人了,你才有机会进去补缺。这和进士相比,那就是天差地別了。从公园元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端。隋、唐时,“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诗赋。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

举人和进士的区别

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覆核和决定名次。而且只要考上进士了,那就有了名次,而不会因为成绩差被被黜落。从唐朝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开始算起,到1905年废除科举,近1300年的时间里,进士都是中国政治的主角。而进士之所以被称为“进士”,那是因为古代只有士才有资格做官,这是一个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的规则。国家是通过征辟来任命官员的,只有具有士的资格的人才有被征辟的机会。进士之所以叫进士,也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名称的最初字面意思就是说,一个人通过了国家的统一考试,获得了士的地位,有机会被国家征辟任命为官员了。

举人和进士的区别

这里就很明确了,只要考上了进士,只要你愿意,那都是有官当的,不管这官是官还是吏,那都是国家公务员,享受国家津贴的。这点,比起举人来,那就是牛的不可以了。毕竟举人要当官,那是很难的。如果拉下来脸来亲自呈请,经过朝廷考核后,或许可以给你个县教育局的小职位当当,比如海瑞就这么当的官。

举人和进士的区别

如果拉不来脸就去参加“拣选”。这个时候就要看长相了,就算是挑上了,但由于出身问题,也基本很难得到升迁……所以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啊,考试也是如此,比如小编,毕业于某某理工大学,自然不敢跟北大清华的比,丢份。

原创文章,作者:74612342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ssaaa.cn/article/24035.html

(0)
7461234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