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的性格特点便是老好人,忠厚愚钝便是其中形象。鲁肃是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人。他虽然在心高气傲的周瑜和才略超群的诸葛亮面前显得暗淡无光,但是他高明的战略思维和谋略艺术,他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做出了无人能及的贡献,相比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鲁肃的谋略更体现在长远的角度。
《三国演义》中所表现出来的鲁肃是一个“老实人”“老好人”,有点软弱的形象,甚至有点愚笨,被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间,与真正历史记载中的鲁肃大相径庭。
鲁肃从少年及年轻时就是一个胸怀大志,有抱负的年轻人。《三国志》记鲁肃“少有壮节”“家富于财,性好施与”“以赈穷节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周瑜缺粮,鲁肃慷慨解囊,将家里一半的粮食给予周瑜。鲁肃乐善好施,是一个大善人,表明了他的胸怀大度,开阔。“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讲武习兵”。鲁肃眼光高远,看到天下将要大乱,开始学武,招募人员,演习排兵布阵,这为以后的领兵打仗,运筹帷幄,做一方的军事统帅打下了基础。
鲁肃在三国时代是一个战略家。周瑜对鲁肃说“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鲁肃在周瑜的极力鼓动、劝说下,被举荐给了孙权。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孙权与鲁肃“合榻对饮”。鲁肃对孙权说“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鲁肃眼光独到,目光长远,给孙权谋划出了长远的战略规划。鲁肃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汉朝已没复兴的希望了,汉朝一定灭亡,曹操不可能被消灭,一定还与我们并存。就要立足江东,灭掉附近的军阀黄祖、刘表,占据荆州,凭借长江天堑,就能称帝。鲁肃劝孙权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这说明鲁肃的战略能力是相当强的。鲁肃的这一番论谈被称为“榻上对”或“榻上策”,孙权在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大体上就按照鲁肃的总体规划进行,最后称帝。而刘备“三顾茅庐”的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在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才提出,晚了七年。鲁肃的“榻上对”与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相媲美,虽没有“隆中对”出名,规划详细,但总体的大致构思不差上下,这表现出了鲁肃的战略家的眼光。诸葛亮是否根据当时天下形势的发展借鉴鲁肃的构思呢?因为诸葛亮为了自己扬名立万以引起雄才大略的人物注意自己,与当时荆州名士交往颇多,他的哥哥诸葛瑾又是当时东吴的高官,且鲁肃“又语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鲁肃与孙权的“榻上对”传到诸葛亮耳朵里也是正常。“隆中对”是否是诸葛亮经过当时几年社会形式发展变化补充版的更加细化的“榻上对”呢?也未可知啊。这是我个人的臆想。
公元229年,孙权登台称帝时感慨地说“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孙权大体上按照鲁肃的“榻上对”的战略规划进行奋斗,最终实现了称帝的目的。
鲁肃是一个外交高手。鲁肃力劝孙权与刘备“与结盟好”“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并游说刘备与东吴结好,进行连纵抗衡。在鲁肃的大力运作下,东吴孙权与刘备这两大地方军事集团势力共同结盟来对付、抗拒曹操。鲁肃力劝孙权把荆州的一部分借予刘备,以表示孙权与刘备联盟的真实决心,最终孙刘进行了联盟以对抗曹操。“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当雄才大略的曹操听闻孙权为了与刘备结盟把土地借给刘备时,大惊失色,吓得把正在写书信的笔掉落在地,这也是曹操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自己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被沉重打击,也许这个愿望不可能实现了。《三国志》说“刘备与权并力,共拒中国,皆肃之本谋”。
鲁肃具有很高的识人才能。曹操准备进攻东吴,孙权“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当时东吴的绝大部分文武大臣都劝孙权迎降曹操,唯独鲁肃力劝孙权说“将军迎曹,欲安所归”,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定决心与曹军抗衡。公元208年,“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速招瑜还,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鲁肃劝说、推荐周瑜为赤壁大战前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中护军”,因鲁肃“好为奇计”,被任命为“赞军校尉”作为周瑜的军事副手协助周瑜出谋划策,排兵布阵。孙权联合刘备共同在赤壁抵抗曹军。最终,在以孙权方面为主要联军的攻打下,利用火攻的计策“火烧赤壁”,打得曹军丢盔弃甲,大败而去。这是鲁肃推荐周瑜为赤壁战争主要军事领导的主要原因。经过“三国周郎赤壁”之战以后,自此三国的大格局形成。
鲁肃的智勇。“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诸将疑恐有变,议不可往”。鲁肃为了收回自己劝孙权借给刘备的土地,欲与关羽会晤,将各自的兵马布置在百步以外,只有双方各自的将军们带单刀赴会。因关羽在当时的勇武名气太大,鲁肃的部下将军们恐怕鲁肃轻蹈险地,劝鲁肃不可去,但鲁肃义无反顾。在争锋相斗的会议上,“肃因责数羽”,“厉声呵之,辞色甚切”,鲁肃在当时声名显赫的关羽面前,毫不畏惧,责问刘备借土地不还的失信,对关羽部下将领的插话大声呵斥,这是变相的对关羽的敲打,根本没有把项羽放眼里,说的关羽哑口无言,无言相对,使关羽气势遭受打击。最终刘备、关羽妥协,“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东吴收取回部分土地的原因:一是刘备不想在益州与荆州两地同时开战,与东吴关系闹翻,二是东吴陈兵荆州附近,虎视眈眈,三是鲁肃的毫不畏惧,据理力争,这是东吴外交的胜利,刘备外交的失败。
《三国志》评价“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扩展资料:
体现鲁肃的性格特点事件:
诸葛亮出使东吴游说吴蜀联合抗曹之事。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智,总想找借口杀他。在一次宴会上,周瑜故意对诸葛亮说:“我吟一首诗你来对,对出有赏,对不出以杀头问罪如何?”诸葛亮从容笑道:“军中无戏言,请都督说。”周瑜大喜,开口便道:“有水便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胜过虎,落坡凤凰不如鸡。”诸葛亮听罢,随口便道:“有木便是棋,无木也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原创文章,作者:74612342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ssaaa.cn/article/24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