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有三大标志分别是金属工具的出现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发明

从人类学上看,人类从动物界脱离出来,由野蛮时代而进入文明时代的最终标志,并不是因为有了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而是因为有了政治共同体和政治生活。正是由于有了政治共同体和政治生活,人类才需要去协调不同的利益关系,建立一定的权威和秩序,制定一定的规范和制度,进而形成一定的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从发生学讲,政治的产生与人类文明的产生是一致的,乃至可以说,正是政治的产生,人类社会才开始进入了文明时代。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多次提到原始社会的政治形式,并且是把人类政治形式的变迁作为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的。 他说:“氏族的消亡与有组织的乡区的兴起, 大体上可以作为野蛮世界与文明世界的分界线。”思想家莱斯特·瑟罗则从人类与政治的关系的角度,探讨了人类与政治不可分离的关系,他指出:“没有哪一个重要人类群体曾经生活在个人主义原始状态中。也没有哪一种野蛮人会聚在一起为他们自身的利益决定组织一个国家。只要人类存在,政治或社会组织就会存在。”这些都清楚地说明了正是由于有了政治,人类才最终迈入文明社会的门坎。

文明是指具有明确地理位置的人类社会。在明确的地理位置定居下来,以此为中心,具有固定的活动空间领域,不再四处迁徙,这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唯一标志。

对于文明定义,大部分学说,都着重于对文明具体状态的描述。这种状态被称为:社会表现出较高发展阶段的状态。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则是对文明初期人类社会发展状态的总结性描述。这样的描述有很多,被广泛认可的标志是: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建立、青铜器的使用。

马克思主义学说有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必须满足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物质需要,才能从事政治、科学、宗教、艺术等等。所以,就有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指导性理论。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以这个发现为出发点,可以发现一个问题:人类要满足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物质需要,首先要做什么?很显然,首先要做的就是定居下来,接下来才是进行社会生产,生产出各种物质资料,从而满足人们的生存生活需要。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无论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进行什么样的社会生产,首先要做的就是找一个地方落脚,先住下来。有了一个落脚点之后,才会去找工作。那么,以后的生活状态,主要就是工作地点与落脚点的直线运动。在工作地点进行社会生产,在落脚点休息。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之前,是没有定居下来的,仅仅只有一个落脚点。首先是找到一个山洞作为落脚点,然后在山洞周边进行采集渔猎。当山洞周边的动植物因为气候的变化,或者因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而减少时,人类社会就得进行迁徙。迁徙目标就是动植物生长更为繁盛的地方。

这样的人类社会,在不断的迁徙过程中,其生产生活没有一个固定的活动范围,没有一个明确的地理位置。或许上半年在大山里狩猎,下半年就得跑到大河里去捕鱼了。没有明确的地理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不断地迁徙到不同的地区,进行不同的生产作业。迁徙,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之前最为主要的特点。

不断迁徙,最大的影响就是满足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来源不稳定,无法积蓄一笔物资。甚至,可能会因为没有渔猎到所需食物,从而面临着饥饿和死亡。在迁徙过程中,受交通条件的限制,以往落脚的山洞,很多东西都是没有办法带走的。或许是壁画,或许是一些较重的生活器具。在迁徙的路途中,陌生的环境充满着许多未知的危险,这同样会造成财富和人口的损失。

为了减少人口损失,让更强壮的人迁徙出去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都是将族群一分为二,除了少量的人口留下,大部分的人口组成新的部族,向未知的地域迁徙。新族群到达新的地域后,同样是先找一个天然的山洞作为落脚点,然后在周边进行采集渔猎。

这一点,类似于现在从乡村跑到城市务工的那些人。从农村跑到城市打工,首先就是租一间房子落脚,然后才是找工作。赚了钱以后,不敢在租住的房子里添置冰箱空调等大型的家具,因为工作并不稳定,大型家具带走的费用远远超过了购置的费用。或者因为工作不稳定,刚刚结交的男女朋友,不得不分开。

现代社会,大部分的民众,都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从而稳定下来,不再四处流浪。当然,也有一部分打工者收入很高,从而在大城市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有能力购买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样的打工者,其文化水平一般较高,工作稳定,工资更高。或是有机遇,在城市中发现商机,从而赚到一笔钱。如果文化水平一般,那么其所获得的工作,工资就不会很高,人员的流动也比较频繁。

之所以很多人跑到城市去打工,就是因为乡村的农业收入无法养活家人。所以,让老人留守在家,照顾小孩,打理几亩薄田。年轻一辈,则跑到城市中闯生活。赚了很多钱的,就会在城市定居下来。收入不多的,也能回到老家,让家里生活更好一些。城市化的进程中,催生了大量的四处流浪的人口。有些人,没有在城市中赚到钱,都不敢回家。

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进步,就是以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为中心,对外界延伸自身的生产方式,是持续的人口增长和输出,是人类文明社会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是开创更高等级的文明形态。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农村的经济条件,无法供养更多的家庭成员,让已经成年的孩子进城找生活是必然选择,赚到钱后落户城市的就是有出息的孩子。这种发展方式,就是以家庭为核心,不断增长人口,不断输出人口。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之前,就像现在的农村。以一个血缘家族为核心,生养更多的孩子。当周边动植物资源无法供养之时,就会留下一个较弱的孩子继承这个血缘家族,其他的孩子则建立新的血缘家族,对外迁徙。

历经数百万年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从最初的血缘家族,逐渐发展为氏族、部族、民族。当文明兴起之后,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从民族向国族演化。现代社会,大部分的国家,所谓的民族,实际上指的就是国族。如中华民族,美利坚民族。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所组成的国族,美利坚民族也同样是由不同民族的移民所组成的国族。

德意志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认为:生物所最珍视的就是其生命,只要求得生存,其他一切都可忍受;反之,其他一切都会失去意义。生物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方式,就是在更大的活动空间领域增加其数量,最根本的手段就是基因突变和演化。

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方式亦是如此。只有社会人口发展到一定的数量,才能保证物种延续的稳定性。文明发展的核心就是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对于旧时代的家长们来说,大部分都生养了七八个孩子。这些家长从来不担心孩子的未来,只要把孩子养大了就行。为了求得生存,这些孩子会自己去寻找出路。

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如此。以国家为单位,不断地发展生产,不断地增长人口。只有庞大的人口数量,才有力量抵御自然灾害,才有力量抵御外来的入侵。相对应的是,当国家内部的自然资源无法供养更多的人口之时,就会选择扩张,从而输出人口。

或者是,当社会生产的大部分领域无法容纳更多的人口工作时,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口活下来,就会开拓新的生产方式,以便为更多的人提供工作。有了相对来说过多的人口,人类社才会进行开拓新生产方式的尝试和努力。这些过多的人口既是尝试的需要,也是尝试的成本。即便尝试失败,损失的这些人口也不会影响社会的整体发展。

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实际上也就是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人口数量与活动空间的矛盾运动。当一定的范围的生产活动空间无法供养更多人口之时,这些人口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就会拓展更大范围的生产活动空间。与此同时,更大范围的生产活动空间也为人口数量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自然条件。

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进步,可以分为五个时代十五个阶段。五个时代分别是:森林迁徙时代、河流定居时代,大陆扩张时代,海洋贸易时代,太空补充时代。

其中,森林迁徙时代是自然造就人类这个物种的时代,太空补充时代是人类不断进化演变成为不同物种的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历史时间非常漫长,森林迁徙时代大概有三百万年的历史长度,太空补充时代则很难预测。因为到了太空补充时代,人类社会会逐渐地脱离现有的文明范畴。

森林迁徙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就是在迁徙的过程中采集渔猎,手工业制造则是随着采集渔猎收入的增长而不断发展。这个时代分为三个阶段:逐猎迁徙阶段、随季迁徙阶段、定点迁徙阶段。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逐猎迁徙阶段,人口数量极少,社会组织是血缘家族,与其它群居动物没有多大的区别。这个阶段,人类社会的活动空间范围仅仅限于热带雨林,使用的工具是天然的石头。所以,这个阶段,也被历史学家称为旧石器时代。

两三百万年前,热带雨林覆盖面积非常广,人类社会在其中追逐着猎物不断迁徙,进行采集渔猎。随着气候变化,热带雨林变得稀疏,食物来源不足,人类不得不从树上下来,进行迁徙。这个阶段,人类社会有三大成就:大脑容量变大、直立行走、火的使用。有了这三大成就后,人类社会才举着火把,追逐着猎物,走出热带雨林,扩散到全球。

随季迁徙阶段,人口数量有了一定的增长,社会组织是氏族,使用的工具也从天然的石头,变成了打磨的石头。所以,这个阶段,也被历史学家称为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迁徙范围越广,见识到自然现象越多,遇到的其它物种也就越多,对于气候变化和动植物的习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于是,又有了两大成就:现代人种形成,原始农业出现。

定点迁徙阶段,人口数量在原始农业出现后,有了大幅度的上升,社会组织是部族。这个阶段,人类社会以部族为单位,发展出了不同形式的生产作业,使用的工具也由打磨的石头,变成了木石组合的各类工具。

在草原地带,部族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游牧。在气候温和的季节,整个部族以氏族为单位,分散在整个大草原进行游牧。等到气候变冷,整个部族就会集中到山中避寒,并以牛羊马等驯养的食草动物为主食。同时,在山中进行狩猎以作为食物补充,进而渡过漫长的寒冬。

在山地地带,部族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渔猎。部族将根据地设在临山傍水的地方,一般是建立水寨。随后在不同的季节,或是上山进行采集狩猎,或是下水打鱼。其食物补充来源于刀耕火种,用火烧毁一部分山林后,大量播散种子,等到成熟季节再来收割。

在平原地带,部族的生产方式,主要是农耕。部族将根据地设在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上,建立简陋的水利灌溉设施。同时,发展畜牧业。平时的生产,要么是收割牧草喂养牲畜,要么是打理农田拔除杂草。作为食物补充,大部分人口依然要分散迁徙到各个定居点,进行采集渔猎。

草地,不管是广阔的草原,还是林间的小草场,都可以放养畜牧;河流,不管是大河还是小河,都可以捕鱼。河边,不管是谷地、平原、盆地,或者是沼泽浅滩,都可以刀耕火种;山林,不管是丘陵还是高原,都可以采集狩猎。

根据地形,以及食物的产量,部族会设立相应规模的定居点,在不同的季节,从根据地派出相应规模的人口前往定居点进行生产作业。不同部族有不同的储粮备荒的方式,游牧部族不会让牛羊马匹食用根据地周边的草场,草场里面的草都是用来收割,以便在寒冬季节喂养牲畜的。

渔猎部族,则会改造一些天然的小型湖泊,将其变成养鱼的池塘。在食物匮乏的时候,这些养鱼的池塘,就会成为食物稳定的来源之地。农耕部族,根据地所产的食物都是用来渡过寒冬季节的,各个定居点的食物产出则会被迁徙过去的人口直接消耗掉。

定点迁徙阶段,游牧部族、农耕部族、渔猎部族,这三大部族,因为争夺各种地形的定居点爆发了长期的战争。农耕部族通过在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开垦更多的耕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游牧部族和渔猎部族,一般是通过战争的形式,侵占农耕部族的定居点,向平原地带输送日益增长的人口。

伴随着这些输送而来的人口,也带来了游牧部族和渔猎部族驯养培育的动植物。游牧部族带来的是马匹牛羊等大型草原食草动物以及驯养技术,为了游牧方便,游牧部族还发明了马匹拉动的大型车辆,这极大地改善了农耕部族的交通出行以及肉食结构。只是,游牧部族在入侵之时,大型车辆也变成了战车。

渔猎部族带来的是各种农作物种子以及先进的冶炼技术。各种农作物种子,其野生的之地,往往是河谷地带以及沼泽浅滩。这样的地带,会经常被河水淹没,非常肥沃,却不利于大型植物的生长。

只是,这些种子被发现后,山地丘陵的土地不适合耕作,除了刀耕火种,没有其他的耕作方法。这些农作物种子被渔猎部族带到平原地带后,通过农耕部族的耕作技术,得到了最好的照料。不同季节生长的农作物,极大地提高了农耕部族的粮食产量。

渔猎部族生活在山地地带,除了能够发现不同的农作物种子外,还会因为水流侵蚀山地,从而发现许多裸露的矿产。所以,渔猎部族是最早掌握金属冶炼的部族,只是青铜器对于开荒山地没有多大作用。主要的作用是打造青铜武器,然后入侵农耕部族。

相对比游牧部族和渔猎部族,农耕部族的食物来源更为稳定,人口数量最多。在抵御前两大部族的战争中,往往能凭借数量优势取得最后的胜利。而战争带来的结果,就是前两大部族所谓的人口输出,就是输出给农耕部族当奴隶。最好的结局,就是侵占了农耕部族的一些定居点,最后也演变成为农耕部族。

战争的威胁,迫使农耕部族向游牧部族学习驯养技术,向渔猎部族学习冶炼技术。战争的威胁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农耕部族需要更多人口来抵御入侵。而更多的人口,又需要食物供养,对大河流域冲积平原的开发就成为了强烈需要。

在强烈需要的推动下,掌握了先进冶炼技术和战车的部族,不管是哪种部族,在转变为农耕的生产方式后,就会利用这两项技术,大量地武装军队,向其他部族发动战争,四处掠夺人口,贬为奴隶,进而驱赶奴隶集中作业,兴建各种水利灌溉网络,对冲积平原进行规模化的开发。

当各种水利灌溉网络等基础设施修建起来后,人类社会就有了稳定的粮食来源,有了彻底定居下来的经济基础。在无数奴隶的尸骨之上,人类社会绽放出文明的曙光!

河流定居时代、大陆扩张时代、海洋贸易时代,是人类文明从兴起,到发展,最后走向强盛的三个时代。这三个时代,人类社会通过对蛮荒地区输出人口,进而开发蛮荒地区,拓展文明区域的生存活动空间范围。

河流定居时代,人类文明社会已经有了非常稳定的人口规模,生存活动空间范围是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社会组织是国家。人类文明社会的生产方式就是在冲积平原上定居耕种,同时蓄养一些牲畜作为食物补充。

这个时代,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国家阶段、邦联国家阶段、统一国家阶段。随着大河流域冲积平原得到开发,粮食更为稳定而充沛,其它类型的生产,如采集渔猎或者手工业都有了大量的人口进行专业化的生产作业。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定点迁徙阶段,农牧渔这三种生产方式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以部族为单位的,各部族之间距离较远,交通不方面,贸易往来受到很大限制。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文明社会,在粮食充足的保障下,大分工发生在同一个国家的平原地带,由此带来了贸易的繁荣。

粮食生产充足且地处于交通要道的根据地或者定居点,在贸易的繁荣下逐渐成长为城市。冲积平原开发规模越大,贸易越是繁荣,城市也由此一座座崛起。这个时代,一座城市的控制范围有局限,当无法管理到另外一座城市的时候,另外一座城市也就必须独立运转。然而,另一座城市的人口,都是这座城市派遣出去进行定居活动的。

由此,在独立运转的同时,新兴城市对原来的城市也就有一定的从属关系。当遭遇战争或者需要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时候,新兴各个城市也会听从原来主城的调令,派遣军队和劳工。这便是邦联国家的组织形式。而统一国家的组织形式,就是各个新兴城市的管理者由主城派遣委任。

大陆扩张时代,大河流域冲积平原的土地已经开发完毕,为了让进一步增长的人口能够生存下来,开发其他类型的土地就成为了最为强烈的需要。铁器很早就被人类社会发现和使用,只是最初的铁器韧性不够,容易生锈折损,而且非常笨重。打造成武器不如青铜武器,打造成农具成本又高,远不如木石工具更为划算。所以,冶铁技术并没有得到关注。

直到粮食产量在长期培育各种农作物种子的情况下,得到大幅度地上涨,使用铁制农具开发耕地所需要的成本低于粮食收入。与此同时,使用木石工具开发比冲积平原更坚硬的土地,木石工具效率低,折损更高,成本更高。两项比较之下,木石工具逐渐被抛弃,铁制工具则在开发土地的需要下不断发展,质量变得越来越好,造价越来越便宜。

大陆扩张时代,在铁制农具的使用下,原来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得到了更深的开发,其他类型的土地也得到了一定的开发。这不仅使得耕地面积增加,粮食的产量也得到了增长。这个时代,社会生产方式也从沿着大河流域冲积平原定居,演化为帝国对外扩张版图,迁徙人口置郡县。

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文明国家扩张帝国版图,都是优选选择开发成本较低、粮食收入较高的地区进行开发。由此,大陆扩张时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东西扩张阶段、南北扩张阶段、海外扩张阶段。

伴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张,土地开发的进行,各地区的农作物种子以及培育技术,各地区的牲畜驯养技术,都在文明区域内不断交流推广,进而推动粮食产量上升。与此同时,对各种类型的土地进行开发,也使得人类发现了土地之中的各种矿石资源,由此促进了金属冶炼技术进步,钢铁产量不断上升,造价不断下降。

在金属冶炼技术的加持下,只需要利用少数人口就能开发出更多的耕地。耕地面积不断上涨,耕地的亩产量也不断上涨,粮食总产量飞速上升。这种情况下,等到全球范围内,所有适合人类定居的地区都被开发完毕。在大量的商品粮涌入市场的同时,不断增长的人口在没有土地可以开发的情况下,只能涌入城市,进入手工业领域谋生。

海洋贸易时代,所有适合人类定居的土地已经开发完毕,为了让进一步增长的人口能够生存下来,如何开发那些不适合人类定居的土地就成为了人类文明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手工业生产比原始农业更早出现,因为不能为人类社会提供粮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甚至,简陋的蒸汽机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已经被发明出来。只是,在需要人口和粮食的历史时期,蒸汽机的使用会减少进行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最终的结果,就是被遗弃在历史的尘埃中。

开发那些不适合人类定居的土地,将那些土地上的动植物资源以及矿石木材资源给利用起来,就成了手工业发展的核心。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资源被输送进手工业作坊,进行改造,变成可供人类社会使用的生产生活资料。

为了加快改造速度,蒸汽机被再次发明出来,分散的手工业作坊变成了大型机器工厂。机器的使用,不仅使得工业生产效率更高,农业生产也是如此。只需要少数人利用机器就能耕种更多的土地,这使得更多的人口涌入工厂。所以,海洋贸易时代,也被历史学家称为工业时代。

海洋贸易时代,人类文明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就是贸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商品输出阶段、资本输出阶段、技术输出阶段。贸易的方式,就是不同生产行业,为大型机械化工厂提供各种自然资源。大型机械工厂则为不同的生产行业提供改造后的生产生活物资,或是各种生产工具,或是衣行住行的各种生活用品。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不断改造更新的生产工具,丰富的生活用品,收入更为稳定的工业生产,使得人类文明社会的人口数量爆炸式的增长。为了养活这些人口,提升工厂的生产效率就成为了迫切的需要。于是,动力机器的更新换代,就成为了提升生产效率的核心。更快更多的动力,就意味着更稳定更丰富的经济收入。

商品输出阶段,工厂使用的是蒸汽机,所有的动力产出源于大型机械化工厂。要使得机器动力不断,就得持续地输入原材料,输出商品。这个阶段,所有文明国家发展社会经济的核心,就是保证机械化工厂要源源不断地输入廉价的原材料。同时,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够快速地卖出去。

资本输出阶段,这个阶段就是现代社会。动力机器的电气化,使得动力产出不仅仅是来源于大型机械化工厂,普通百姓家通上电也能使用动力机器。对各种自然资源进行改造,不再是机械化工厂的特权。

要使得各种机器动力不断,就得对整个人类社会进行城市化电气化的改造。所有文明国家发展经济的核心,就是保证每一种生产行业,每一位国民能够使用上先进的动力机器。所谓资本输出,就是花钱建设各种基础设施。电力设施就是为了给各个行业供上电,铁路公路等道路设施,就是为了让各个行业的商品能够及时地卖出去,所需要的原材料能够及时地买进来。

整个社会都在进行商品化生产,资本就成为生产的核心,快速地买进卖出,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周转。有了大量的资金,就能够促使一个电气化的社会快速运转起来。缺乏资金,那么就会导致各个行业陷入瘫痪。为此,以资本为枪,以先进的动力机器为后盾,调动资本控制其他国家的社会生产,进行资本掠夺也就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惯用的手段。

技术输出阶段,这个阶段还未到来。这个阶段到来的前提条件是地球上所有不适合人类定居的地区,能够得到较为充分的开发。这样的话,人类文明社会才会对地球之外的土地开发产生迫切的需求。有了迫切的需求,才会催生相应的技术。需求是发明的原动力。

现代社会,对于太空的探索,对于海底的探索,的确在进行过程中。然而,需求还不是很强烈。一方面是人口数量的增长还不够,另一方面是还有很多地区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况且,在历史上,每一次时代阶段演进之前,都会爆发了旷日持久的大规模战争,直到战争催生更严密更强大的社会组织,才会产生迫切需要的社会意识。

技术输出阶段,人类文明社会的活动范围是整个太阳系,对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进行土地开发,甚至是开发太阳。这将是一个神话般的波澜壮阔的时代阶段。开发的核心,是迫切需要的情况下发明了智能机器,不同材料不同性质的智能机器。

贸易发生在人类与智能机器之间,人类社会为智能机器提供技术革新,生产出能够适应不同环境,能够进行不同生产,更智能更先进的智能机器。而智能机器则在不同的生产领域,不同的星球上,包括地球,进行各种行业的生产,把改造好了的各种生产生活资料交易给人类社会。

技术输出阶段,人类社会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只有一个,那就是知识技术生产,也就是进行各种科学技术研究。每一个行业,每一个生产细节,都有大量的人口在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知识生产,肯定是需要人进行的,这又会促进人口的进一步增长。

太空补充时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知识移植阶段、智能加注阶段、物种进化阶段。为了加快知识生产的效率,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口,更需要大量具有丰富学识的人口。如此,除了要想办法延长人类的寿命外,就是要缩短人类的学习时间。

手工业生产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兴起,知识技术生产则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兴起。生命科学研究的范畴,除了怎样制造更智能的机器外,就是怎么样让人类更健康、更长寿、更聪明、更有学识。知识移植阶段,顾名思义,就是知识能够移植到人类的大脑中,或者说,让人类的大脑具有智能机器的一些功能。

智能加注阶段,就是不断提升智商。物种进化阶段,就是不断提升物种等级。这两个阶段,其文明发展,基本上是已经脱离了人类文明的范畴。就像人类之所以能够开创文明,就是因为人类比其他灵长类动物更智慧,物种等级更高。一个社会,生产方式就是提高自身的物种等级。这样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几乎无法想象。或许,只有那些想象力爆棚的小说家们才能描述一二。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个体是指具有社会身份的个人,个人必须在明确的社会位置降世,载入包括性别、健康、美貌、智力、姓氏、家庭、教育、故乡、阶层、国籍以及所处时代阶段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属性,并以此为标签,从而确立作为个体的身份地位,继而参与各类社会活动。

我们每一个人的进步,事实上,与文明进步的方式非常相似。俗世人生,任何个体,最大的局限就是必须要做某种人、某些事。每一个人,在做好了必须要做的事情后,才能去做想做的事情。

每个人进入社会前,都应该对自己的身份,对自己的特长,对自己口袋里有多少钱,对自己有多少人脉关系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有了这个了解,然后就是选择定居之地,定居之地必须有自己能力可以从事的工作。

有了自己固定的位置,才能谈如何进步。如果连起点都不知道在哪里,根本就无法进步。明确了自己的位置后,可以通过努力工作积蓄货币物资以及生产技能。剩下的,人生当中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货币物资的持续增长和输出,是自身能够从事行业的不断增多,是自身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

简单来说,储备了货币物资,解决了自身基本的生活需求后,自己想从事哪个行业,就能抽出时间学习哪个行业的所有知识技能。当然,这个行业选择,肯定得是自己定居之地周边需要的行业。当自身能够身处于当地最富有的人群之中,那么就可以考虑换定居之地,去更发达的地区。

上面论述的是文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一般性规律肯定是没有办法解释文明进程中兴衰更替的现象。下一篇发文:什么是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文明进程有什么影响?感谢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千年等一回,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ssaaa.cn/article/17319.html

(0)
千年等一回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