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每个省都有“南方”与“北方”

地理学家将划分相邻地域单位的线或带称为「地理界线」。其中知名度最大的是「秦岭—淮河」一线。它不仅决定南方与北方,而且关系到饺子与年糕、元宵与汤圆、粽子咸与甜的战争……这,是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大地理馆要宣布一个新发现:每个省,都有属于自己的「秦岭-淮河」!

地理学家划分相邻地域单位的线或带称为「地理界线」。地理分界,是认识某个区域的重要方式——认知一个巨大的空间之前,唯有先将它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才能从总体到部分地,对世界完成循序渐进地认知、描述。

我们甚至可以说:地理就是跟各种界线及其圈起来的区域打交道的学问。说起中国最重要的地理界线,各种地理教科书都一定不会错过它们:

自然地理方面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全国三级地势阶梯线及胡焕庸线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全国重要等降水量线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全国干湿区划及界线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全国主要气候区及界线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全国主要温度带分区及界线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人口-经济地理方面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胡焕庸线及主要标志性山河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综合地理区划方面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全国四大综合地理区划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最知名、最具有地理分区意义的,则是秦岭—淮河一线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蓝线: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

底图-中国自然地理图集

标注-公子羽/大地理馆

  • 气候方面:它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线、雨季长短差异界线、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1月0℃等温线的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 植被方面:它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 水文方面:它是河流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含沙量多少、汛期长短、冬季是否结冰的分界线;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

  • 土壤方面:它是红壤与黄棕壤的分界线。

  • 农业方面:它分开了水田与旱地、稻田与麦田、油菜与大豆、甘蔗与甜菜。

我们生活中常常争论的食物甜咸酸辣,也几乎与这条线有关,甚至可以具体到:饺子与年糕、元宵与汤圆、粽子咸与甜的战争……

千万种争论,最终都汇总成一个问题:「南方与北方」。正是由于「秦岭-淮河一线」,我国大多数人口被划为两大阵营:南方人与北方人;文化被划为两大流派——南派与北派

古人没有用现代科学的方式发现这条地理分界线,却早已发现淮河的特殊性,如先秦时期就有「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之说。

清末,我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张相文先生,明确提出:「秦岭(时名北岭)—淮河(时名淮水)」一线,是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

「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1908年张相文《新撰地文学》)

后又论述:

「唯淮水发源于北岭之支麓。实继北岭之正干,而为南北之界线。」

(出自1924年张相文《佛学地理学》)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张相文先生(1866—1933)|

国家的「南方与北方」,很多人知道。那么,具体到每个省份,是否也有类似「秦岭—淮河」的界线呢?如果有,它们长啥样呢?

在前辈智慧和已有通识的启发下,「大地理馆」经过一番研究发现:多数省份都有一条划分本地「南方」与「北方」的界线。不过,它们有的偏重自然分区,有的偏重文化分区,有的侧重经济人口,有的兼而有之。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看这些省级版的「秦岭—淮河」

京津冀的「秦岭—淮河」

大茂山—白沟河—海河一线

雄安南北-燕与赵-辽与宋

燕赵大地一词,今天代指今北京、天津、河北,即京津冀区域。古时,燕国或燕地文化以北京市为中心,赵国、赵地文化以邯郸为中心。燕在北,赵在南——燕赵之间的界线,就是京津冀的「秦岭—淮河」。

那么,燕、赵如何分界呢?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京津冀的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诸侯国间常常此消彼长,很难确定一条稳定的界线——荆轲刺秦南渡易水即出国界,可知两国界线大致在易水以南附近,属今保定易县。有一种说法是:燕赵分界以保定城为界,古城中有一块叫燕赵分界石的陨石。

燕赵大地,在汉、魏晋、北朝、隋唐、五代同属一区,到了北宋再次分开——辽、宋澶渊之盟后,迎来了长期和平,双方划定以海河支流之一的白沟河(上游名拒马河)为界,并在河岸开辟榷场,作为交易场所。

雄安新区,就坐落在这一界线附近。这一界线,大致也是燕赵分界。

此线西起点为今保定地区大茂山——值得一提的是,此山其实是最早的北岳恒山所在,明代北岳转移到今山西浑源,这里依然保留了古北岳庙。大茂山东麓,孕育出白沟河,从上游到下游分别叫拒马河、白沟河、子牙河、海河

这是河北暨京津冀的「秦岭—淮河」,划出了这里的北方和南方,即燕地和赵地。

山西的「秦岭—淮河」

吕梁—太原—恒山一线

山西自然人文,在此一分为二

大山大河四面合围的山西号称「表里山河」。东西向山脉有吕梁、太岳、太行;南北向山脉有中条、王屋、五台、恒山。这些交错的山地,深深影响了山西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进而影响了内部景观差异。

山西的南与北——我们选择了气候分区界。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山西省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线,大致划开了平行四边形或桑叶形的山西——两侧呈现出较大的气候、景观差异。

这条线对于山西来说非常特殊:中国地理干湿区划中,它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400毫米等降水线量线、温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的一段。

地貌上:同属广义的黄土高原,此线以北黄土层更深厚,与陕北高原连成一片;此线以南,黄土层相对薄,山岩露出更多。

生产方式上:线北紧靠边关要塞,与西北游牧地区联系密切,半农半牧;线南伸向中原腹地,与华夏农耕文明紧紧拥抱,农业为主。

此线中部穿过山西腹地——太原盆地。号称龙城的省府太原,恰好位于这条线附近。山西的版图轮廓,一片拥有无穷的魔力的桑叶,一枚不规则的平行四边形,四面大山,又有大河穿越——它们仿佛巨大的城墙与护城河,内部中央则是狭长的盆地群:运城盆地、临汾盆地、太原盆地、忻定盆地、大同盆地。

北方与南方交汇之地,不偏不倚,坐落着本省最大、最中央的城——太原。

陕西的「秦岭—淮河」

秦岭一线

关中与汉中、温带与亚热

山西省界是「山川形便」的典型,那陕西便是「犬牙交错」的代表。这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界的两大原则,元代之前多用前者,元代之后多用后者。

人们常用三秦形容陕西大地。秦核心疆域跨甘肃、陕西、河南等地。而陕西南部,与黄土高原的秦文化相去甚远,其无论自然、人文,更接近巴蜀。

陕,字面意思是峡谷。所谓「陕西」,即陕州(今河南省陕县)以西。宋代之前,陕西关中长期作为帝都而存在。元代以来,经过数次调整形成的陕西版图,原秦故地东部疆土函谷关至陕州一带,划入河南;西部陇西地区划入甘肃,而文化上跟四川相似的汉中,则划入陕西。

陕西秦故地和汉中地区的天然分界就是著名的秦岭——古人早就发现,秦岭与南岭,是重要的地理分界——清代民国文献,跟南岭相对而称呼它是北岭,那时地名「秦岭」指代范围较小,还不是指整个山脉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陕西省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秦岭陕西段,以北是千沟万壑、植被稀疏的黄土高原,以南是地形崎岖、草木葱茏的秦巴山地;以北是半湿润区的暖温带,以南是湿润区的亚热带。

陕西的南方与北方分界跟中国一致:那就是秦岭,它是关中盆地与汉中盆地的天然分界,又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

甘肃的「秦岭—淮河」

乌鞘岭一线

既是咽喉,又是结界

在中国地理大舞台上,狭长似一把如意的甘肃,可能是戏份最多元的省份——地形地貌上,它被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包围,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边缘;气候区划上,甘肃跨越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区,兼有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水文方面,它既是外流区第二长河黄河流域的组成部分,又拥有内流区的第二长内陆河——黑河。

自然景观方面,甘肃拥有沙漠、戈壁、森林、草原、草甸、湖泊、河流、冰川、山地、高原、河谷;文化景观方面,它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枢纽地带,是多种宗教、多种文化、多个民族的聚居地。

甘肃拥有多个重要地理坐标,比如,省界附近绵延的祁连山,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河西走廊与柴达木盆地的分界、甘肃省与青海省的分界线,也是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分界。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甘肃省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不过,最中枢的位置,是一条体量并不大的山脉——乌鞘(读shao,一声)。如果给各种地理区划在西北地区找一个结点的话,那一定是它。

乌鞘岭,是黄土高原西部起点;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水岭;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临界点;是河西走廊与陇东的地标。它以东不远处,就是省城兰州所在。

乌鞘岭是全省的咽喉,天然低将甘肃划开了「南」与「北」。

内蒙古的「秦岭—淮河」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是国家级界线,也是区域中脊

地理教科书曾不厌其烦地强调这条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地形区界线有它,气候区界线也有它:它是400毫米等降水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林地与草地的天然分界线

同时,它也大致位于侯仁之先生提出的农牧交错带,以及著名的胡焕庸线附近。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也正好穿过我国东西向最长的省级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并将它大体划成了两个部分:

此线以北,为草原、荒漠、戈壁,人口十分稀疏,是历代游牧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此线以南,是耕地、城市、林地,人口相对稠密,是农耕文明在塞北地区的延伸。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内蒙古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因为气候原因和人为因素,阴山南北从来都是南北政权和文化碰撞与融合之地。这就是内蒙古的「秦岭—淮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

吉林的「秦岭—淮河」

大黑山一线

一半是平原,一半是山野

局部地形的隆起,大大挑战了纬线的作用力。所以,现实中的南北分界,往往不是东西平直的,甚至会大幅度倾斜为东北—西南走向,内蒙古东部的分界线如此,吉林省的地理分界也是如此。

打开一张吉林省地图:它是一个大致呈西北—东南向的梯形,地形海拔西北低、东南高——西北部是东北平原的组成部分,东南部则是长白山及其支脉组成的山区。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吉林省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中部细长的大黑山,成了两大地貌区的分界。此山的东、西两翼,分别是本省第一大城市长春与第二大城市吉林市

辽宁的「秦岭—淮河」

努鲁尔虎山—医巫闾山—丹东

暖温与中温、中原与边疆

清宫戏的热播让很多人误以为:整个东北很晚才纳入中原王朝疆域。其实不然:战国时期,燕国东部疆域已经延伸到辽东至朝鲜半岛北部,秦代更是设立了辽东郡,统治今辽宁中南部。明代后期,后金依然没能越过山海关——节节败退的明军,依然控制着辽东至辽南。

直到后来农民军攻占北京,吴三桂冲冠一怒——辽东沦陷,山海关门大开。

辽宁中南部,长期在中原王朝的儒家农耕文化熏陶中,而北部则长期受白山黑水的游牧、渔猎文化浸淫。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辽宁省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自然地理上,有一条看不见、但很神奇的线,在起着作用,那就是暖温带与中温带在辽宁地区的分界:大体为努鲁尔虎山—医巫闾山—北镇市—鞍山市—丹东市的连线。昔日,修造在辽东的秦长城、明长城大致也在附近。

人文地理上,线北与线南的辽宁也有较大区别:以北是纯正的东北官话区,以南有大片地区说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乃因与河北、山东联系密切所形成。

新疆的「秦岭—淮河」

天山一线

南有黄沙绿洲,北有骏马牛羊

「三山夹两盆」是对新疆地理的最经典概括。三山之中,最中间是天山。天山并非一列山脉,而是以天山山脉为主的多列东西向山体组成的巨大山系,跨越我国新疆及中亚诸国。

我国境内的天山,总长约2400多公里,它像一条厚厚的书脊,将新疆大地分为南疆与北疆。除了主脉,天山在西北和东南各有分叉,构成了一个卧倒的「X」——于是,有人据此又将新疆分为四块——南、北、东、西。

但是,总体上的新疆,还是因天山而一分为二。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新疆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一首著名的歌曲唱道:

「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

实际面貌多有出入,新疆主要的牧场在天山北麓南部则是沙漠和绿洲。正是因为南北生产方式的差异,才有了交流的巨大动力,那些跨越天山的南北向古道,就是因此而被开辟出来的。

青海的「秦岭—淮河」

昆仑山—日月山一线

北有荒原和盐海、南有水塔与河谷

作为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青海的存在感和特征似乎不如西藏那般鲜明。它与西南部的青藏高原相连,在地区划分中却属于西北。它既有大量藏族同胞聚居,又是汉族、回族、羌族、保安族、东乡族、裕固族、土族等多民族的世居地。

昆仑山出新疆之后,继续向东绵延,穿越了青海腹地——高寒的青藏高原东缘,华夏母亲河黄河从涓涓细流发源,在青海东部来回蜿蜒数次,才恋恋不舍地流出。

青海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三江源地区,即澜沧江、长江、黄河源区,二是柴达木高原。三是湟水谷地所在的黄土高原地区。一、二属青藏高原;一、三属于外流区,二属内流区。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青海省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在这里,我们以昆仑山—日月山连线为界,将青海分为两部分:一是南部外流区,拥有三江源和河湟谷地;一是北部内流区,拥有柴达木盆地和可可西里荒原。日月山,一般被视为黄土高原在青海分布的西界。

西藏的「秦岭—淮河」

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一线

雪域的农牧分界与胡焕庸线

热爱、向往西藏的人很多,但未必能把西藏地理说得明白。跟很多省区一样,西藏在地理上,几乎也是中国的缩影——地形西北高、东北低,少有的河谷平原在东南;人口西北少、东南多,主要人口聚居在「一江两河」,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年楚河、拉萨河的河谷。

跟新疆类似,西藏从北到南,也大致有三列大的山脉:昆仑山、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

冈底斯山与念青唐古拉山一线,也是西藏的中轴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西藏地区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自然地理上,它是成为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人文地理上,它是西藏牧区与半农半牧区的分界线。因为多数人口分布线南,它也可以被视为西藏的「胡焕庸线」。

四川的「秦岭—淮河」

胡焕庸线

左手是雪山、右手是天府

四川之名,源于宋代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组成的「川峡四路」,元代因之设立四川行省。不过,最早的四川主要包括今四川盆地(包括重庆地区),到了清代,四川西部藏、彝同胞聚居的川西高原和横断山区,加入四川

至此,四川大致分成两大地理单元

一是属于青藏高原组成部分的川西高原山地区,一是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川东平原丘陵区。后来,经过数次调整,除了重庆划出外,今天依然保持着这一格局。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四川省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那么,四川两部分的界线是什么?既不是山,也不是河,而是著名的——胡焕庸线,在四川境内的这一段。

因为西部高原与东部四川盆地落差实在太大,这个落差对纬度因素影响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加上南部、北部山地的包围、阻隔,盆地内部气候与人文自成一体。所以,与前边省份不同的是,四川的「南方与北方」,其实也是「西部与东部」

四川胡线西北侧,是白雪皑皑的雪山,与青藏腹地相连;此线东南侧,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以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为中心。

它不仅是自然、人口分界,也是文化分界线:西北侧,是藏传佛教深刻影响的藏、羌文化区,东南侧,是儒家文化为中心,儒释道三角并举的汉文化区。

贵州的「秦岭—淮河」

苗岭与官道一线

长江珠江分水、贵州建省之基

贵州在元代分属湖广、四川、云南等行政区。当时,从内地进入西南,主要从四川的北路、广西的南路进入。1291年,元朝开辟从湖广(今湖北湖南)直达云南的「普安道」。这条道,后来为明王朝充分经营,开辟为西南地区交通驿道,文献称为进入云南的「东路」

因为这条道的经营,一个新省份在明初诞生了,这就是贵州:今天的贵州版图就是以这条路为中轴的,它几乎集中了全省最重要的市镇。一般来说,较大城市多在河流中下游开阔河谷地带。但是,贵州的城市多在河流上游。

对了,贵州省也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

全省中心,是高高隆起的苗岭山脉

北部是长江流域的乌江水系(上游名清江),南部是珠江流域的北盘江—南盘江水系两大流域在贵州境内的分水岭就是苗岭山脉。山脉北麓,有一块难得的相对平坦的小坝子,贵阳、安顺两城坐落在这里。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贵州省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贵州的「秦岭—淮河」就是苗岭,或者那条催生贵州的官道——东路,贵州大学杨志强教授,称它为「苗疆走廊」。关于其得名,因为它穿越了我国苗族同胞主要的聚居之地。

「苗疆走廊」的官道路线,今日依然是沟通贵州东西的大动脉——它是320国道高速公路,以及铁路贵昆线、湘黔线的组成部分。它几乎从苗岭上穿过,在江河分水岭之巅盘旋蜿蜒。

最重要的是,它划分了贵州的南方与北方。

广西的「秦岭—淮河」

珠江上游一线

官话与非官话、南宁与桂柳

广西介于西南和华南之间。作为省级行政区,它诞生于宋代的「广南西路」。从那时至今,范围虽有所变化,但总体上比较稳定。

对于整个广西而言,珠江在古代不仅是母亲河,更是交通动脉——整个广西,正是以它为中心而建(珠江干流在广西境内的河段分别是红水河—浔江—黔江)

干流以北的水系:柳江孕育了柳州、漓江养育了桂林;以南的水系:邕江是南宁的母亲河;干流有重要的城市梧州,早期曾是整个岭南地区的治所。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广西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广西境内的珠江河段,在文化上也几乎将广西分成两部分:北岸是受中原影响悠久、深远的官话区,以南则是白话(粤语在广西的分支)及壮语、客家话等为主的方言区。

当然,此线也大致将广西的气候区划分开(1月均温12摄氏度线)为两部

这条东西向水道,将广西分成了官话区与非官话区——这就是广西的北方与南方。

福建的「秦岭—淮河」

福州—上杭一线

赤红与黄红的色彩分野

号称「东南山国」的福建,地形崎岖而破碎——境内重要的地标是多列南北向的山脉,这导致其河流短促而湍急。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福建人民说着吴语、赣语、客家话、闽语,东北部还夹杂着些许官话。

从文化上,福建很难简单地被分为两个部分。但是,自然地理上,却有一条重要的分界——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福建省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这两个温度带都属于亚热带,土壤是重要的划分标准之一,中南亚热带以黄、红壤为主,南亚热带以赤红壤为主。福建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分界,大体为福州—闽清—永泰—德化—漳平—上杭的连线。

土壤颜色,对当地建筑形成了重要影响。此线以北,建筑色调以黄、灰、青为主;此线以南,建筑中的红色越来越重,以红黄色系为主。

中亚热带部分,是福建的「北方」;南亚热带部分,是福建的「南方」。

江西的「秦岭—淮河」

方言之界

平原与山地、客家与江右

一条江,撑起一个省。赣,既是省份的简称,也是境内主要的水系。

北面长江、鄱阳湖汇聚所有的水系,东、西分别有武夷山、纵贯,南面是横亘的南岭——它们构成的马蹄形,就是江西的地形轮廓。

南高北低的地势,把水系的汇聚引向了鄱阳湖和长江附近,依赖赖水系交通的历史岁月里,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势必出现在赣江下游,这里也成为与中原联系最紧密的地区。

历代南下的客家人,选择了赣江上游的赣南山区。赣南山区与赣北平原,格局分明,它们之间的界线,恰好也是客家话与赣语区的分界线。我们参照《中国语言地图集》,将这条界线描绘了出来。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江西省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赣语地区的族群也称江右民系,江右的字面意思即江西。这里,走出了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汤显祖等大V。赣南山区的赣州,则成为客家文化摇篮之一。

赣语区,即鄱阳湖平原,是江西的北方客家语区,即赣州所在的赣南山区,是江西的南方。

浙江的「秦岭—淮河」

钱塘江一线

左岸浙西,右岸浙东

钱塘江,本来的名字是浙江,因形状曲折得名。狭义的钱塘江或浙江,指的是杭州萧山闻家堰以下河段。广义的钱塘江,包括上游新安江、中游富春江、下游钱塘江,另有一说,将钱塘江正源视为衢江。

今浙江与苏南本位一体,唐代同属江南东道、宋代同属两浙路、元代同属江浙行省,直到明代,苏南从浙江分出。苏南与今浙江省,同属吴越,同语同源。

吴与越和而不同,先秦吴的中心在苏州,主要区域为太湖平原,在钱塘江左岸;先秦越的中心在绍兴,核心区域为宁绍平原、浙东丘陵,在钱塘江右岸。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浙江省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虽然失去了苏南,但今天浙江依然大致以钱塘江为界,分为西北、东南两个部分

古人很早就提出:

「余暨以南属越,,钱塘以北属吴,钱塘之江,两国界也」(东汉王充《论衡》)

意思是,钱塘江是吴越两国的分界。说若将吴越区域视为一本大书,那钱塘江无疑便是书脊。随着经济中心南移、中原人口南渡,江南吴越文化中心集中在钱塘的焦点——杭州。

江浙之地,向来有浙西、浙东之说。浙西大致对应吴地,平原低丘之地、重文;浙东大体对应越地,山谷海滨之地、崇武。地域之别,衍生了浙西与浙东学派。清代学者章学诚云:

「浙东贵专家,浙西尚博雅」

地理、文化因江而分野;省份,因这条江得名。而省会前身杭州曾叫钱塘,也因江而得名。一条江,决定了一个省的名字和地理格局,包括省会杭州。钱塘两岸,一侧是吴,一侧是越。

吴越江南是一本书,钱塘江是一条流动的书脊线。杭州,恰好坐落在书脊之上。

安徽&江苏的「秦岭—淮河」

江淮分水岭:合肥—扬州一线

两分法与三分法

之所以将两省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同时诞生,曾为同一行政区。

元代时,今苏南与浙江、福建(泛吴越地区)同属一省,遵从「山川形便」原则——位于长江以南,天目山、仙霞岭、武夷山以东;明代以来,打破山河限制,将苏南与淮河、长江流域的部分土地合并,称为「南直隶省」,清代称为「江南省」——这就是行政区划的「犬牙交错」原则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江苏+安徽: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这个「江南」名不副实: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吴语区三大方言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三大自然单元。地理上的「华北」,竟然归入行政的「江南」,听起来颇为魔幻。

安徽+江苏两省区域有淮河、长江两大横向水系——二者基本将两省分为相对独立的三大块。严格来说,我们很难将其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如果非要分为南北两段,不妨选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界线

安徽省会合肥,不偏不倚,正好在这条线上;江苏苏中重镇、淮扬文化中心扬州,也被此线穿过。合肥—扬州一线,是皖、苏两省的南北分界。

河南的「秦岭—淮河」

秦岭、颍河淮河一线

又南又北、中州中原

河南,属于东部还是西部?不东不西,它西接西北、东望淮海。

河南,属于北方还是南方?不北不南,它北跨黄河、南抵长江。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地理上,它从西到东跨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水文上,它从北到南,覆盖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关于它的代称,它是古代中国、中原、中州所在;它的方言叫中原官话、口音叫中州音、名山称中岳。今天的河南同胞,回答肯定的时候,往往就一个字「中」!交通上,它是南北动脉京广线和东西动脉陇海线的中枢。

秦岭—淮河是公认的南北分界线,其中秦岭主脉跨甘肃、陕西、河南,淮河干流跨河南、安徽、江苏。也就是说,河南是唯一既有秦岭、又有淮河的省份。

淮河干流只在河南东南部惊鸿一瞥,向东流去。显然,它无法成为河南的南北分界线。颍河是淮河在河南境内的支流,它比淮河正源还长——这里一度被视为淮河正源,至今还有地名「淮阳」为证。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河南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秦岭—颍河连线,大致将河南分为两大部分,此线以北气候干燥,方言、习俗更接近山东、河北;此线以南气候湿润、文化习俗更接近湖北,与荆楚文化联系紧密的南阳、盛产名茶毛尖的信阳,都在该区。

山东的「秦岭—淮河」

黄河-齐长城一线

阴面是齐、阳面是鲁

齐鲁大地,山东省的代称,是因为先秦时期这里是齐、鲁两大诸侯国的封地。自然山川,对两地疆域和文化形成了天然分割,这就是以泰山、沂山等为主构成的泰沂山脉。因地形地势,齐国在山脊线上修筑了中国最早的长城之一,齐长城。

关于齐长城和泰山一线,古代先贤早就有论断:

《管子》:

「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

《史记·货殖列传》:

「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

这里的长城,说的就是齐长城。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山东流域区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齐长城长1200余里,修建在泰沂山脉分水岭上。泰沂山脉山脊线,是淮河流域和胶东半岛诸河流域的分水岭,也是齐鲁大地最高耸的脊梁。山脊最高处,泰山、沂山、蒙山、徂徕山、鲁山、崂山的最高峰,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

这条脊梁在济南附近与隆起的地上河——黄河相接。黄河—齐长城一线,连缀起来,将山东省分为南北两部分,「北方」是聊城、德州、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烟台、威海、青岛,大体为齐国的疆域范围(西部少数区域曾属魏、赵)「南方」为泰安、济宁、菏泽、枣庄、日照、临沂、莱芜(据说要划入省会区域),它们主要属于鲁国,临沂、日照先后属莒国、齐国、楚国,沿海琅琊一带还曾被越国统治。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山东省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山东学者王志民将古齐鲁区别概括为:齐重工商,鲁重农桑;齐重举贤能,鲁重亲亲;齐尚变革,鲁重守城。二者的自然区界,就是山东的「秦岭—淮河」:黄河—齐长城一线。

北京上海的「秦岭—淮河」

帝都有长街,魔都有黄浦

有的省份比较难以划分南北,它们要么是地理单元和区域单一,如以中温带、黑龙江流域为主的黑龙江省、以湘江流域为主的湖南、以汉江流域为主的湖北;要么是文化极其多元、版图形状不规则,如云南、广东;要么是陆地范围跨度极小,如宁夏、台湾、海南、香港、澳门,以及四个直辖市。

除了省区,都市区内部也有特别有趣的人文地理分野:以北京与上海为例。

方正、对称的北京城,是北方平原城市的代表。东西向长安街,大体划分老北京的南城与北城:一侧是古代庙堂群体聚居区,一侧古代江湖群落聚居区。长安街的前身是永乐年间诞生的「天街」。如今的长安街及其延长线,总长度达55公里,即110华里。昔日十里长街,变成了成了名副其实的百里长街。

北京以长街为轴,上海以江河为脉。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同比例尺、同范围的北京与上海城区对比|

制图-大地理馆

严整、威严的北京城,以平直的轴线,植入了儒家纲常;江湖、商业的上海滩,以湖为源,以江为轴,更契合「道法自然」的哲学。弯曲的黄浦江,流出两个半岛,一个是浦西老上海,一个是浦东陆家嘴。

上海城先后经历了浦西时代和浦东时代。温柔、弯曲的河流,划出了昨天与今天:左岸浦西,右岸浦东。黄浦江流向为西南—东北,西岸(左)、东岸(右)也可视为北岸、南岸。

黄浦江,就是上海版的「秦岭—淮河」。

这就是大地理馆盘点的各省的「秦岭—淮河」,以及它们的「南方与北方」

有一组偏见地图曾说:广东人眼里,南岭以北都是「北方」;东北人眼里,山海关以南都是「南方」。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千千万万个人的眼中,也一定有千千万万种「南方与北方」,以及千千万万条「秦岭—淮河」!

山西是南方还是北方

原创文章,作者:74612342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ssaaa.cn/article/34175.html

(0)
7461234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