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初三的学生非常苦恼,因为他和他的语文老师闹得很僵,结果他发现,时间长了以后,每一次老师提问往往就避开他。上课的时候您可以提问他旁边的同学都不提问他,而且他发现这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踱步的时候,故意避开他。
他很生气,于是对语文课非常排斥。不愿意写作业,不愿意听讲,前一段时间小测验语文排在了全班的倒数第十。
要知道这个语文老师是新来的老师,而上学期的语文老师,对这个孩子是非常不错的,这个孩子的语文考试是名列全班的前10名的,其他的功课成绩也是在全年级前十。
这次小测验后,孩子的妈妈发现孩子的语文课掉队太厉害了。于是,就把孩子叫到了跟前,她并没有责怪孩子,而是想了解孩子的语文成绩之所以掉队的原因。
妈妈一直没有说话,直到他把他自己的情绪宣泄完。
妈妈心里清楚,对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来讲,与他们沟通,首先要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直说,有话真说。
紧接着这位妈妈,轻轻拍着孩子的后脑勺,很有感触的说:孩子,没有想到你和你的语文老师闹那么僵。我想,之所以你的语文成绩掉队,一定和你对你的语文老师有意见有关。如果你没有这种情绪的话,妈妈相信你,你的语文甚至可以考到全班第一的。
孩子高兴的点点头说,“要不是换了这个语文老师,这一次考试,最起码应该超过上学期的成绩。”
妈妈紧接着说,你有这种情绪,不会是平白无故的,这个语文老师肯定有他做的不合适的地方。
妈妈紧接着说:孩子,我想问你,你觉得你的语文老师是不是存心不希望你考好呢?
儿子想了想说:我觉得他就是对我有意见,他之所以不提问我,而且不理我估计他就是不想让我考好呗。
妈妈说,应当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就是你所说的,她就是存心不想让你考好。假设这个语文老师是存心不良,居心叵测,她这次可不就是达到了目的吗?你看你这一次的语文考试,只考了全班的倒数第十。
妈妈紧接着说,还有第二种可能。当然,从你的话里,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极小极小,那就是可能有其他的原因。
妈妈顿了下,用略带肯定的语气说:不管什么可能,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学习是为自己好,你都明白这个道理,否则你过去的成绩不会那么好,只有那种糊涂的孩子才认为学习是为别人学的。只不过这一次,你上了这个存心不良的语文老师的当,他不希望你考好成绩,按道理你应当更好的努力才是。结果你反而因为情绪波动,不做语文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这是一种自暴自弃的态度,这样做不是让这一种居心叵测的人笑掉大牙吗?
孩子听了听恍然大悟说妈妈,你说的对,我应当让我的学习好才是,这样才是对她不希望我好的有力还击。
妈妈的这个思想工作做得很到位,孩子如同变了一个人,每天回到家里都认认真真的做作业。
过了些天,孩子的情绪稳定多了,还高兴的给妈妈说,妈妈,你给我出的这个主意真好,他不希望我学好,我偏偏认真听她上课。
妈妈鼓掌鼓励:对的,我们自己的学习,我们自己说了算,自己的前途我们自己说了算,这才是一个成熟的人。孩子,如果你感兴趣,妈妈再给你周末,请个语文家教,把语文好好的搞上去。
期中考试到了,孩子的语文成绩,竟然考到了全班第2名,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大加赞赏。
语文老师在全班高兴的说,这位同学进步很快,从全班的倒数第10名,考到了全班的第2名,全班同学应当向他学习。
妈妈听到这里很欣慰的说,也许你的老师之前对你不够了解,或者有些地方你让他产生了误解,所以她对你有些冷淡。但随着对你的深入了解,她觉得你是一个好学生。看来我们对待老师,应当像老师对待我们一样,先不要先入为主,而应当长期观察,多发现对方的亮点,这也是和人打交道的智慧和胸怀。
这位妈妈在遇到青春叛逆期的儿子对于老师的抵触情绪的时候,不是像很多家长只是简单的用尊师重教的大道理压服孩子。
因为她知道,如果这样做,很有可能会带来孩子对父母的逆反心理,因更加仇恨老师而更加厌倦学习。
这位智慧的妈妈却能够因势利导,先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这个问题,用同情的态度,站在孩子一边,深刻的分析这个问题的实质。进而指出,学习的本质是自己的,他人无关,也与老师无关。
紧接着这位妈妈顺势而为,借助孩子觉得老师是故意不让他学好的这一个判断,利用孩子青春期追求独立逆反的心理,给孩子指出,既然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而对方又不希望自己学好,我们更应当学好语文才是。
这一句话恰恰点醒了孩子,让孩子学会了逆向思维,从而激发了孩子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可以说。妈妈的这一说法击中了要害,击中了孩子的心灵。
随着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提升,也随着语文老师对孩子态度的变化,这位妈妈又能够因势利导,给孩子提出了当时老师对孩子冷淡的其他可能原因。
此时妈妈又强调老师可能有其苦衷。但这时的情况与前一段时间不同,因为孩子已经开始改变了对老师的态度,而且在语文学习方面更加的自信,这一解释和判断更容易为孩子所接受,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孩子和老师的误解和沟通障碍。
这位妈妈解决孩子和老师的矛盾的问题非常智慧,值得每位父母亲学习。给我们以启示:与青春期孩子打交道,不能光靠大道理压服,也不能够靠歪道理骗服,而是要从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出发,启迪孩子的思维,让孩子做一个积极向上的自己,而不是因为别人的眼光去影响自己的道路。同时帮助孩子,多角度分析事情的原委和事情的真相,让孩子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比教给孩子简单的知识重要的多。
原创文章,作者:74612342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ssaaa.cn/article/30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