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射箭的弓友们对箭支肯定不陌生,在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下,几天内就能生产出成千上万支箭,而且质量还很好。但是在古代,想要生产一支好的箭,却需要经过数十次的刨削、上百次的捶打,才能造就一支皇室级别的工艺品。
六十四次的刀削斧砍
箭最低的要求是能够射出去并平稳飞行,而对其最大的影响部分就是箭杆,传统木箭通常选择秋冬季节砍伐的杨木、松木或者桦木制作,有经验的工匠会根据树木的向阳面和背阴面,制作不同的箭支。
将砍倒的树切成一条条的长方体,再用斧子或者刮刀把木条的棱角刮去,用圆刨刮成圆杆。熟练的工匠围着木条刨完一圈需要刨64下,但达到的精度足以媲美工业机器,而这个技艺需要磨练五年之久。
在刨削之后,木棍还需要经历“火直”这道工序才能真正的成为箭杆,这个步骤需要用火焰灼烧木条,烘干木材内所含的水分,让箭杆更耐用,同时用工具来校正木材的直度,使箭支在飞行的时候,不会因为弯曲而影响飞行轨迹。
上百次的捶打
自唐代开始,就出现了高等级的锻造箭头,工匠通过上百次不停的捶打加热,锻造出的箭头强度更高,并添加不同的材料进行折合锻打,这样箭头在抛光打磨后,不同材质的融合会使得箭头表面呈现出独特的纹路,这样的箭头不仅具有高度的杀伤力,更展露出了一种艺术的美感。
箭头完成后需要进行装杆,古代的箭支多使用的是内插式箭头,这是因为内插式的箭头粘合的更牢固,并具有一定的配重作用,但是装杆要更加复杂,需要先在箭杆上用钻头钻孔,再用铁锥烧红把这孔烙深。
粘接箭羽、绘制花纹
将箭头安装好后,工匠一般会用桐油或者大漆涂满整个箭杆,以此来防止箭杆受潮弯曲,大漆并不是我们日常用的油漆,而是一种天然的树脂涂料,从漆树上采集而来,这类漆在干燥前会引起人体严重的过敏。
等到大漆或桐油干透,就能给箭支贴上箭羽了。只有大小一致的箭羽才能矫正箭支飞行姿态,使箭笔直的飞向目标,在科技低下的古代,工匠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裁剪。箭羽选用的羽毛中,雕类的羽毛最好,大雁和鹅的羽毛最次。
到此,一支木箭的制作只剩下了最后一步:画活。工匠会在箭尾部分进行绘画,使用生漆调配有色矿物颜料进行绘制,不同的图案表达的寓意和身份也不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所以,想要做出一支非常好的箭,就要精通木匠、铁匠、画家三门技艺,还要有经年累月积攒下的经验,这也正是我们现代手艺人“匠人精神”的难能可贵之处!
原创文章,作者:74612342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ssaaa.cn/article/33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