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追求心灵沟通,排斥性欲的精神恋爱。又称纯浪漫爱情、精神上爱情。
在情感关系中,有个经典话题——“男女之间有纯粹的友谊吗?”
如果有人回答:“有啊,柏拉图之恋就是纯粹的男女关系。”
那么,请赶紧远离这个人。因为ta根本不了解柏拉图之恋,不过在滥竽充数而已。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柏拉图之恋”就是男女间单纯心灵上的相互爱慕,而没有身体上的亲密行为。
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看完《通向哲学的后楼梯》一书后,我发现,“柏拉图的爱情”完全不等于”柏拉图之恋”。
一、进入哲学大师家的后院
《通向哲学的后楼梯》是德国哲学家威廉·魏施德的著作。魏施德教授就职于柏林自由大学,是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弟子,著作等身。
魏施德教授为了打破哲学在人们心目中的高冷印象,引领更多年轻人学习哲学,爱上哲学,写出了这本哲学入门书籍。它从1966年出版以来,历经多次再版,获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哲学的后楼梯”是一种轻松自在地了解哲学和哲学家的方法。
哲学在一般人的眼里曲高和寡,哲学家更是难以接近,大师们似乎都一贯正襟危坐,表情严肃,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但走“后楼梯”就不一样了。你会发现大师也许正在给心上人写情书,或者正和孩子们玩耍。原来,哲学大师也会为爱情烦恼,也会是一个充满童趣的奶爸。这样,是不是连哲学也都变得接地气了呢?
《通向哲学的后楼梯》就是这样接地气。它带领我们,从大师家的后楼梯登堂入室,以时间为序,从古希腊泰勒斯”哲学的诞生”开始,到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没落”结束,讲述了34位哲学大师的人生经历和哲学思想。
我们从中可以了解这些哲学大师们作为普通人的生活,比如他们的日常习惯、上学经历、婚恋八卦,以及他们之间的相爱相杀。然后再走进他们严谨的学术世界。
二、柏拉图爱的不是女人
在《通向哲学的后楼梯》中,作者引用了这么一段话:
柏拉图断言:不幸成了女人,肯定是上帝的惩罚。只有那些在生活中不能自制、胆小怕事、没有正义感的男人们,死后才投胎转世成为女人。
没想到吧,柏拉图对女人这么不友好。他怎么会爱上女人呢?对爱情和婚姻,柏拉图的态度就更令现代人惊掉下巴了。柏拉图认为,
将男人和女人带到一起的不是爱情。婚姻的目的是生育,婚姻的任务就是生育尽可能强壮健康的后代。
甚至柏拉图还向当权者建议,“应该把女人当做公共财产,分配给那些为城邦立下战功的勇士们。”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要开始重新理解“柏拉图之恋”了?我想,一些女性朋友们,甚至要对这位哲学家嗤之以鼻了。
但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待柏拉图这种观点。女性地位在东西方几千年的历史上,有着相似的发展历程。女性地位实质性地改变,也不过是近一两百年的事。
在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关于爱情,也许真的跟女性无关。老男人对男童的爱慕,才是最可贵的“感情”。比如,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就有过这样一段“爱情”,还给自己的“情人”写了很多诗。柏拉图就特别推崇老师这段“感情”。
不过,柏拉图的真爱是哲学。哲学才是他的恋爱对象。
三、哲学家们的怪癖
哲学大师也是人,有着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有时也会陷入生活和情感的纠结当中。
柏拉图对待女性的态度,虽然会让现在的女权主义者大为愤怒,但在当时来说也算正常。
女性地位低下,还表现在无法接受教育,尤其是长期被拒绝在哲学的大门外。直到13世纪,哲学家艾克哈特才能接收女学生。
尼采对待女性,则完全没有对待哲学那么自信。他一直无法和女性正常交往,有人说他对女性怀有”某种难言的恐惧”。这可能就是他终生未婚的原因。
还有一个哲学家的行为,颠覆了我们对他学术成就的看法。
卢梭被认为是法国启蒙思想的带头人。他不但有《社会契约论》《忏悔录》这样划时代的伟大著作,对教育思想也做出了很大贡献。《爱弥儿》被誉为儿童教育学说的典范。
但令人乍舌的是,卢梭教育下一代在思想理论上这么有想法,在实际生活中却表现得异常冷漠。他把自己亲生的五个孩子全都送到了孤儿院。原因是孩子太多太吵,而且抚养他们成本太高了。
一个不抚养孩子的人,他的教育理论会让你信服吗?
四、为什么是他们
《通向哲学的后楼梯》里讲了34位哲学家。那么,为什么是他们?依我看,作者选择这些人,是因为在哲学史上,他们的思想发展呈现出清晰的发展脉络,从多神论到一神论的上帝,再到人,最后到无神论。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写哲学史的人。在他看来,人类只有满足了基本生存欲望之后,才会去思考哲学。这无疑和管子所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有异曲同工之意。
巴门尼德和德谟克利特开创了形而上学的先河,从此,哲学就开始探索“绝对”,从“绝对”出发去解释“现实”。
我们现在经常看到一句话,”不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句“鸡汤”。可我们追根溯源,就会发现这句话竟然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他在非常郑重地提醒人们要多思考。因为那时候,人们还普遍相信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众神。
从奥古斯丁开始,哲学开始转向人的内心。但出发点还是基督教。当原罪和人的自由意志发生矛盾时,人还是应该感谢上帝。上帝才是衡量真理的标尺。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说的,前面还有两句,”我怀疑故我在,我受骗故我在。”笛卡尔强调人的”自我独立性”,把人类认知分为客观和主观。
现在看似理所当然的认知分类,其实不过是把自己困在了笛卡尔设置的束缚里。
伏尔泰被誉为启蒙思想的奠基人,但他反对的只是教会制度。他不是无神论者,他仍然相信上帝,相信世间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
谢林提出了自然哲学的概念,并最终指向艺术。他认为艺术超越了自然和精神,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最崇高的产品”。
叔本华也非常推崇艺术。他说”艺术是世界存在的最本质,最原始的东西,是世界表象的真正内涵。”建筑、雕塑、绘画、文学、音乐这些艺术形式,都能把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
费尔巴哈开创了彻底的人本哲学,反对基督教,宣传无神论。罗素直截了当反对神的存在。认为所有的信仰不过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想象出来的。
因为人类自身能力有限,才制造出了无所不能的神。
当维特根斯坦说”让所有哲学问题都见鬼去吧”时,所有的哲学问题依然存在。
五、孤独是最终的哲学
怎么才能成为大师?孤独!
这些哲学大师,不管身处何处,也不管生活怎么样,都有一个共同的人生状态,孤独。
只有孤独,才能引发大脑进行最底层,也是最深刻的思考。
罗素是贵族,晚年被封为爵士。但他没有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相反,他渴求知识,对人的痛苦怀有最深切的同情。维特根斯坦是个标准的富二代,却把财产分给兄弟姐妹,自己过着最简朴的生活。马克思更是终生穷困,靠恩格斯接济度日。
帕斯卡尔是个神童,从没上过学。莱布尼茨也是神童,成就涉猎多个学科。他们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哲学上,将思考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
笛卡尔从小体弱多病,终生早睡晚起。康德出了名的守时自律,邻居们看他出门散步就知道是几点了。而海德格尔则几乎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自己的小村庄。
他们并非天生就是哲学家,他们也曾经做过各种尝试,学术成就也都跨越多门。但这些都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对自我的探究和对人类的好奇。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踏地上了一条孤独之路。
我们现代人很多都害怕孤独。其实,害怕孤独就是害怕面对自己,害怕发现一个不完美的自己。
《通向哲学的后楼梯》里的大师告诉我们,只有孤独,才会让我们能够真正面对自我,发现自我。让我们了解这些推动人类思想发展的孤独大脑,最终也让我们勇敢地去拥抱孤独。
原创文章,作者:千年等一回,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ssaaa.cn/article/35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