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之父是谁

海顿(1732—1809)是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一生创作了104部交响乐,并把交响乐固定为四个乐章,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被称为“交响乐之父”。他的重要作品还有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等。

海顿家境贫困,父亲是车轮匠,母亲当过厨娘,但都酷爱音乐,小海顿自幼就在家庭中接受音乐教育,6岁时成为海茵堡教会合唱团的歌童,并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可是直到29岁才被艾斯德哈济亲王聘为乐长。后来,海顿两次去英国伦敦旅行,演出了他专门创作的十二首交响乐(后人称它《伦敦交响乐》),获得牛津大学音乐博士称号,从此名震全欧洲。

交响乐之父海顿

弦乐四重奏,是体裁比较重的室内乐,早些年不是很喜欢,但近几年慢慢开始喜欢了。上午,听了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团的海顿No.77和莫扎特No.17,这张黑胶是2018年从日本的中古店淘来的,品相和盘面应该是NM,差不多就是全新的了。

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团(Amadeus Quartet)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四重奏团之一。该四重奏团于1947年在英国成立,由三位因为二战流亡到英国的维也纳音乐家——小提琴家Norbert Brainin、Siegmund Nissel,中提琴家Peter Schidlof与英国大提琴家Martin Lovett组成。

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团以擅长演奏维也纳乐派,如莫扎特、海顿、贝多芬、舒伯特的作品闻名于世,几乎成为此类作品演奏的典范。英国作曲家布里顿曾将其第三号弦乐四重奏题献给该团。

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团的演奏保持着欧洲贵族的高贵、典雅、自然、脱俗的风范,演奏从来不会勉强和突兀,更不会做作。他们非常讲究室内乐,尤其是弦乐四重奏的那种默契的配合,第一小提琴Norbert Brainin在行内可以说德高望重,但是他们的演奏从来不会突出哪个演奏者,四位演奏者在音色、分句、节奏的处理可以说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他们在组成的时候约定,如果他们四位有哪位离开了,这个重奏团不会换人,以保持他们合作的高度的默契性。果然,中提琴家Peter Schidlof在1987年去世后,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宣告解散,转向教学,现在他们的大师班,是每一位室内乐演奏者梦寐以求的学习机会。对乐迷来说,曾经象呼吁歌星复出那样等候他们重新组合,但是他们一直信守着成立时候的诺言。“阿玛迪斯”可能是现在唱片上最红的那些弦乐四重奏团里,唯一没有更换过成员的。“阿玛迪斯”可以说代表着弦乐四重奏的一个境界,在他们之后,已经没有可以超越他们的重奏团了。

海顿的弦乐四重奏概述海顿的弦乐四重奏概述海顿被誉为“交响乐之父”,其实也是“弦乐四重奏之父”。许多评论甚至认为,海顿对于弦乐四重奏这种音乐形式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要超过作曲家对交响曲发展的贡献。

但有意思的是,作曲家曾经承认,自己使用这种形式创作音乐是“纯属偶然”的,可见海顿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完善了弦乐四重奏,而非刻意去创造或革新。

他一生创作了一百余首交响曲,而其弦乐四重奏作品的数量也毫不逊色,粗略统计共有八十多首。所谓“弦乐四重奏”,是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所组成的。这四种弦乐器代表四个声部,从而构成一个高中低音相当完整的小型乐团。

海顿经过数十年对弦乐四重奏这一曲式的创作,逐渐确立了其基本创作技巧以及四乐章的整体构架。又经过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等一代代后辈音乐大师的完善,弦乐四重奏逐渐成为了“室内乐”的代表形态,其拥有均衡的四部合声,音色容易协调,表现力丰富,音域宽广,富于音色对比。

海顿从18岁开始创作弦乐四重奏,直到晚年一直未曾间断,作品往往是以曲集的方式出版,通常习惯以六首作品为一个整体,辑成一套。早期的作品作曲家自己称之为“多声部嬉游曲”或者“四声部嬉游曲”,在诸多方面还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但在这个过程中海顿逐渐确立了弦乐四重奏的创作形式。

在众多作品中比较引人瞩目是晚年的一些作品,具有代表性的则是No.75-No.80这六首。这套弦乐四重奏创作于1797年,也就是海顿写下《小号协奏曲》之后的一年。由于曾经出价转让给约瑟夫.艾尔道迪伯爵,所以有了《艾尔道迪四重奏》这样一个标题。

实际上比较熟悉其中三部作品的小标题:《五度》、《皇帝》、《日出》。d小调的No.76《五度》是因为其第一主题的主要动机为下降五度音型而得名。而降B大调的No.78被称之为《日出》,则因为整部作品体现出精神抖擞的气质而得名。

C大调的No.77的第二乐章主题是著名的《皇帝赞歌》,所以被称之为《皇帝》。这个背景很能体现海顿“忠君爱国”的情结。在伦敦的时候,海顿便受英国国歌《神佑我王》的启示,很想为自己的祖国创作一首国歌。1796年,奥地利和法国开战,这一事件更激发了作曲家写作国歌豪情。

不久之后,海顿根据《上帝保佑弗兰茨皇帝》的歌词,以一首克罗地亚民歌为基础写成的一首合唱曲,也称之为《皇帝赞歌》。1797年2月12日,在奥地利国王弗兰茨生日当天,这首国歌在维也纳国家剧院和各地的大剧院同时演唱。有趣的是这首当时的奥地利国歌现在是德国国歌。

海顿对于这段旋律非常钟爱,在No.77弦乐四重奏中再次使用便是一个例证。甚至根据有些文献记载,海顿临终前正值法军进攻维也纳的关头,弥留之际的作曲家常常满怀深情地在钢琴上演奏这首歌曲,以期从中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原创文章,作者:千年等一回,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ssaaa.cn/article/6457.html

(0)
千年等一回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