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双一流中大放异彩……有人说,除了武大,武汉其他学校听着都像三本;也有人说,华中科技大学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可以吊打C9联盟,虽然华科的名气和认可度还是有限,但是低调奋进的华可人,正在用自己的努力被更多人认可和知晓、敬佩且敬仰。
1.大家还是喜欢把华科称作“华工”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网球名将李娜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校友。
印象最深刻的是2011年李娜夺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解说员在解说时提道,李娜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这就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华科的知名度了。
“在武汉,除了武汉大学之外,其他学校听着都像三本。”在不少外省人尤其是北方人眼中,在武汉,只有武汉大学是正经的全国名校,而除武汉大学之外的华科,虽然是985,但是名气和认可度还是有限,大家还是喜欢把她称作“华工”。
2.除了武大,武汉就没有其他好大学了?
在武汉有100多所高校,其中比较著名的当然是7所211和其中的两所985,而两所985指的就是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两所学校各有所长,实力还是比较接近的,但是近几年武汉大学的排名的确一直高于华科。
7所211指的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所以其实在武汉,除了武大,华科也很好,剩下5所211也实力很强。
华科为何名气不高?以地区命名也是一个因素。在高校中,以城市命名的学校会更加有知名度和接受度,但是以地区命名的学校经常就会有人找不到地方。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西南大学,很多人一下子根本说不出这些学校如何、地理位置在哪里。华中科技大学也是吃了这个亏,而且在很多人眼中与武汉科技大学是同一类大学。
3.近几年华科发展非常快,双一流建设中也是收获颇丰
从学校官网资料获悉,华科共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9门,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6门,居全国高校前列;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113门。
在双一流中,华科入选一流学校和8个一流学科: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华中科技大学有14个学科进入A类,其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4个学科进入A+(全国第一)。
4.三项国家科技奖,令人振奋
华科有三个项目获得2018国家科技奖: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胡豫教授牵头的项目“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破解的是血栓早期诊断和治疗世界医学难题。这背后,是胡豫团队厚积薄发,数十年如一日艰苦研究的恒心与毅力。
华中科技大学徐顺清团队“水中典型污染物健康风险识别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采用全生命周期毒理学研究发现了水中典型污染物新的健康风险,用内暴露评估与健康效应检测相结合,研发了定量评估人群健康风险的关键技术;用生物毒性检测与化学分离鉴定相结合,建立了基于健康风险的水中特征污染的筛选技术。研究成果突破了健康危害识别、人群健康风险评估、特征污染物筛选三大技术难题,被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机构用于健康风险评估和标准修订。
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教授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希望用3D打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技术,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解决复杂构造零件的制造难题。经历了铸型(芯)材料及其3D打印工艺研发、铸造工艺优化设计、铸造过程模拟计算、性能评价、应用验证、产业化推广等阶段的反复迭代过程,团队也从最开始的十几人发展到百余人。2018年,团队取得的成果“复杂零件整体铸造的型(芯)激光烧结材料制备与控形控性技术”获得了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此刻,距离90年代初,团队与3D打印的第一次触碰已过去了20余年。
除此之外,华科在科研方面还有很多成绩:
1月11日,中国医药卫生行业最具权威的科技奖项之一——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京召开。医管院冯占春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农村公共卫生绩效控制技术与方法”项目荣获2018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该项目也是2018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唯一获奖项目。
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华科共有5项成果获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3项。校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韩芸耘教授成果刊发《自然》 引起神经科学领域震动。
5.华科食堂之多位居武汉第一,华科毕业生也获得好评,校友也很牛
华科有34个食堂,口味和数量都位列武汉后勤第一。华科的毕业生走进职场,得到的最多评价就是:肯干、能吃苦、上手快。典型的工科学校气质。
校友娄勤俭、谢伏瞻当选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校友马国强、寇伟、范锐平、唐良智、刘石泉、吴晓光、杨金成当选中央候补委员;
校友江金权当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校友邹学校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校友方复全、徐涛、张清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校友彭楚尧、郭列、吴一明、胡峻浩、李枭雅、柯尊尧、刘国清等入选“福布斯2017年30岁以下亚洲杰出人物”榜单;
校友郭列、刘国清入选《2017胡润30*30创业领袖》;
2017年一年,校友及社会捐赠签约79项,共计1.4亿元,其中设立各类奖助学金39项,争取捐赠配比2331万元。奖助学金发放500多万元,奖励和资助在校大学生1300余人。
低调的华科人,一直正在用自己的努力,让华科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被更多人知道、认可和敬佩,加油!
拓展资料;
近日,2021-2022湖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组)暨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湖北省选拔赛历时13个竞赛日,圆满落幕。华中科技大学代表队获男子高水平组冠军,实现三连冠;女子校园组实现卫冕,再获冠军;男子校园组获得亚军。斩获两冠一亚的背后,离不开学校对体育的重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所巍巍学府,感受体育的魅力——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体育,一流体育促进一流大学。一直以来,华中科技大学高度重视体育教育,力求通过教会、勤练、常赛,让学生享受体育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2020年,学校出台《华中科技大学关于全面加强与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一大看点是,以赛促测、以赛促评、以评促练。每名学生测试比赛成绩将与其体育课、评先评优、“一生一技”、毕业等考核评价挂钩。学校将根据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体育教学、课余体育锻炼、体质健康测试、游泳测试、体育竞赛等情况,颁发华中科技大学运动技能等级证书。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华中大还十分重视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竞技精神结合。2018年11月13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认定结果的公示》,华中科技大学龙舟项目荣获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龙舟运动是中华民族的特色体育运动之一,也成为了华中大独特的体育运动。
今年7月,在第九届中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中,华中大学子激情挥桨,上演“蛟龙”破浪的视觉盛宴,展现踏浪争先、勇立潮头的时代风貌。学校高水平女子龙舟队和普通生男子龙舟队的28名运动员,在46所高校68支队伍的激烈角逐中,分别斩获女子丙B组100米、200米、500米银牌和男子甲组500米银牌,并最终取得女子丙B组团体第二和男子甲组团体第三的好成绩。
华中科技大学的体育课程可谓花样百出,学校除了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的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常规运动项目的教学外,还开设了瑜伽、定向越野,毽球、跆拳道、舞龙等课程。为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能力,更好地发挥体育在提高学生心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学校还建立了“华中科技大学素质拓展基地”,开设攀岩、拓展运动等课程。
为了让学生在运动场上肆意挥洒汗水,强身健体,华中大设有丰富的室内外场地资源。学校运动场面积215385㎡,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游泳池、器械健身房等运动场所一应俱全。作为“武汉·中国光谷”标志性建筑之一的华中科技大学光谷体育馆,是国家重点投资项目,是武汉市十五期间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包括主馆、壁球馆、台球馆、乒乓球室、舞蹈健美室、健身房、散打和跆拳道训练室等练习馆。
一年一度的校田径运动会、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华工杯”足球联赛、篮球联赛及新生篮球赛、“阳光杯”排球联赛、羽毛球联赛、协会活动以及一系列的新兴项目推广活动组成了华中大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学校积极开展群体活动,基本实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的目标,备受师生欢迎。
作为最早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之一,华中科技大学目前有男、女篮球、田径、武术、乒乓球等高水平运动队。学校男篮曾获得过2004年CUBA总决赛冠军;女篮多次获得CUBA总决赛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武术队和乒乓球队均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了摘金挂银的好成绩。
2021年,在各大赛场上,从不缺少华中大学子奋勇“夺冠”的身影。在第20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华中科技大学18名田径运动健儿斩获2金2银,运动员麻淑淑、汪号翔获“优秀运动员”称号,教练龚秀春获“优秀教练员”称号;在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中,华中科技大学公管学院2018级本科生沈妮以4分41秒的成绩,夺取女子大学甲组1500米比赛冠军;体育学院2020级研究生禹清,获女子大学甲组100米栏亚军;公管学院2020级本科生黄华锋获男子大学甲组三级跳远亚军;体育学院2019级研究生麻淑淑,获女子大学甲组铁饼季军……
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培养出了一大批体育健将和多位奥运冠军,他们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用荣誉让世界见证中华体育精神的璀璨夺目——
李娜毕业于华中大新闻学院,是公认的亚洲网球第一人,曾在世界排行第二,是全中国的骄傲。她21次打入WTA女单赛事决赛,夺得9个WTA和19个ITF单打冠军,是亚洲第一位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两届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2019年,李娜正式进入国际网球名人堂,成为进入该名人堂的首位中国乃至亚洲的球员。
李婷曾就读于华中大新闻学院。她于1997年进入国家队;2001年在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获得网球双打冠军;2003年与孙甜甜搭档,先后夺得WTA维也纳、魁北克和笆堤亚三站女双冠军;2004年,挺进澳洲网球赛中网球双打十六强;同年8月,在雅典奥运会网球女子双打决赛中,搭档孙甜甜获得金牌,为中国网球夺取了历史上的第一枚奥运金牌。
赵芸蕾是华中科技大学公管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生。曾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双、混双冠军,2014世锦赛女双、混双冠军,2014年仁川亚运会混双冠军,2015年世锦赛女双、混双冠军,是羽毛球史上第一个“双满贯”运动员。
华中大学子在践行“明德厚学,求是创新”校训精神的同时,也实现自身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将汗水挥洒赛场,用拼搏诠释青春。
未来,华中科技大学体育工作将继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一生一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推动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全体华中大人也将在每个赛场上拼搏向前,不断追求更高更快更强!
原创文章,作者:74612342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ssaaa.cn/article/20625.html